和李冬梅聊女性电影和自我表达|席地而坐Vol.39

リリース日:


“今夜我不关心人类,我只想你。”这是出自海子的《日记》里的诗句,探讨了大我和小我之间的问题。席地而坐新的一期,我们就邀请了电影导演、编剧李冬梅,和我们一起讨论女性电影和自我表达的问题。李冬梅是一位女性电影创作者,但她并不主动用女性主义来框定自己,她曾执导电影《妈妈和七天的时间》《阳光照在草上》,并获第44届哥德堡国际电影节英格玛·伯格曼最佳国际影片处女作奖、第四届平遥国际电影展藏龙单元费穆荣誉最佳影片。但在荣誉之下,李冬梅是一个很低调的人,除了电影宣发期间,她几乎不怎么出现在公共舆论场域。在本期播客中,我们会先从《妈妈和七天的时间》说起。李冬梅说,这是她自己送给童年的一个礼物,也是她袒露自己内心最柔软的一部分的尝试。我们谈到了这部电影的缘起、拍摄手法和引起的两极化评价。进而回溯了冬梅老师的创作道路,当一位女性拿起摄影机,她如何在遭遇偏见的环境下鼓起勇气创作。在讨论的下半场,一静和冬梅分享了她们彼此对女性经验的看法。女性经验如何运用于创作,创作最初的动力是什么,以及作者在按照自己的心意拍摄作品后,如何去面对外部世界的反馈、自我怀疑的感受。最后,我们不乏用哥德堡国际电影节对《妈妈和七天的时间》的评语作为结尾:“这部影片提醒了我们真正的艺术是不能仅被简化为主题的。纯粹的电影,是能够充分地运用电影的所有媒介去表达,其中所谓的 ‘内容’本身是无法被转换为其它的艺术形式的。传奇的电影评论家安德烈·巴赞把电影分为信奉画面构成的影片和信奉事实所构成的影片。很少有电影能二者兼顾,通过精美的电影语言和声音的运用将观众带入到现实中,就像是一次亲身的体验一般。这真的非常了不起。通过坦率的表达和勇敢的极简主义,导演传达出一种充满内省的真实情感,邀请我们所有人在情感上、理智上甚至是本能地去感受它。观众陷入了一个沉浸式的,感性的,沉思般的体验,这最大限度地接近了电影艺术所期望的。”【本期主播】赵一静:纪录片打工人宗城:人类观察员【本期嘉宾】李冬梅:《妈妈和七天的时间》导演,曾获第44届哥德堡国际电影节英格玛·伯格曼最佳国际影片处女作奖、第四届平遥国际电影展藏龙单元费穆荣誉最佳影片。01:30 拍作者型电影,需不需要考虑观众;05:35 李冬梅谈电影创作中真实与虚构的关系;20:30 私密性的作者表达,能够带来普适性的深度共鸣;25:30 伯格曼、塔可夫斯基的电影,为什么能够打动人心;26:40 李冬梅谈自己的电影创作之路;36:30 一静和冬梅对谈作者的自我怀疑时刻;41:40 痛苦是创作的源泉,一个作者如何与痛苦的感受共存;45:30 去行动,而不是站在原地思虑太多1:08:00 女性主义的魅力在于尊重、平等与创造力,而不是斗争和压制本期配乐:《Gérard Darmon-And The Winner Is》 文案:宗城剪辑:赖勇视觉:朵朵感谢收听,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可以在小宇宙、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爱发电订阅我们,也可以在微博关注“席地而坐播客”,公众号“播客席地而坐”,也可以在豆瓣、微博等平台关注宗城的同名账号。

和李冬梅聊女性电影和自我表达|席地而坐Vol.39

タイトル
和李冬梅聊女性电影和自我表达|席地而坐Vol.39
Copyright
リリース日

flash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