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舍論367 (分別賢聖品第六)

リリース日:

俱舍論367 (分別賢聖品第六)

定覺法師


「成由一念雜」

相續中,一旦引出有漏心,便有一連串的有漏心出現。相反,一旦引出無漏心,又是一連串的無漏心。這是因為習慣勢力,很難能一下子改變,所以會多念的無漏,或多念有漏。

但現在三果、四果聖者慢慢練,一點點減下去,減到兩念無漏、兩念有漏减到最後一念無漏,這樣稱為加行成滿,意思是雜修靜慮的加行成功,進入正修。

雜修靜慮修到一念無漏,又生一念有漏,再生一念無漏,雜修靜慮的根本修成。於二念無漏中間隔一念有漏。無漏心引出來,馬上停下來生有漏的,中間非常困難,有漏的心生出來,要生無漏心亦很困難,要經過很長時間的鍛煉。所以第四靜慮的力量最大,由多念練到少念,少念練到最後到一念。

為什麼要修到一念無漏,又一念有漏,又再一念無漏?

在這兩類念中間,無漏生有漏較容易一些,有漏生無漏較困難一些。所以一般說,一剎那生無漏,無漏一剎那生有漏,有漏一剎那又生無漏,第三剎那的無漏生起是非常困難,但亦是重點,因為是「解脫道」。


不論阿羅漢還是不還聖者,他們必先雜修第四靜慮,什麼道理?

因彼第四靜慮,止觀最具有堪能性,而在一切樂中,第四靜慮樂行,又是最殊勝的,如依於彼雜修靜慮,即使後來退失而生到餘天,但由先時雜修彼的力量,仍能依彼雜修靜慮之力返回第四禪天。


「為受生現樂,及遮煩惱退」 

之前我們講過,行者雜修靜慮的原因有三:

一為受生,就是生於五淨居天;

二為現樂,就是求得現法樂住;

三為遮止起煩惱而退墮。

若不還果聖者,依他們的根而利鈍分別:

諸利根者雜修靜慮,主要是為現法樂住及生五淨居天二緣。

諸鈍根者雜修靜慮,不只為前現法樂住及生五淨居天的二緣,亦為了遮防起煩惱而退的原故。

若阿羅漢修雜修靜慮,則只會由後二緣,不會為受生,而以根的利鈍分別:諸利根者雜修靜慮,專為現法樂住;諸鈍根者雜修靜慮,不僅是為現法樂住,亦為遮防起煩惱退墮。



由雜修五品 生有五淨居
得滅定不還 轉名為身證


淨居天有五者,由雜熏修第四靜慮有五品差別:下品、中品、上品、上勝品、上極品。

淨居天為淨業聖人之所居,即色界第四禪天之五天,為證第三果之不還果聖者所生之處,所以又作「五不還天」、五淨居處、五那含天、五淨居天。

(一)無煩天,此天苦樂兩滅,心境不交,則無一切煩雜。

(二)無熱天,為無一切熱惱之處。

(三)善見天,此天由定慧之中,見十方世界圓遍澄凝,更無塵象及一切沈垢。

(四)善現天,此天以妙精明見現前,善見切像而空無障礙。

(五)色究竟天,為色界天最勝之處。

上述五天皆橫列在第四禪天中,然彼四禪天僅能聞此五天之名,而不能知見;如世間聖地道場中,多有羅漢所居,而人不能知見。

而俱舍論主張,由雜修五品,可感生於五淨居。五品指雜修第四靜慮之五品,即:

(一)下品,謂雜修第四靜慮者,初起多念無漏,次起多念有漏,後復起多念無漏,如此旋還,後復漸減,至三心現前,便得靜慮成備。

(二)中品,即六心現前。

(三)上品,即九心現前。

(四)上勝品,即十二心現前。

(五)上極品,即十五心現前。如是五品雜修靜慮,可次第感無煩、無熱、善見、善現、色究竟之五淨居。


俱舍論367 (分別賢聖品第六)

タイトル
俱舍論367 (分別賢聖品第六)
Copyright
リリース日

flash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