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舍論374 (分別賢聖品第六)

リリース日:

俱舍論374 (分別賢聖品第六)

定覺法師


所說沙門性 亦名婆羅門
亦名為梵輪 真梵所轉故
於中唯見道 說名為法輪
由速等似輪 或具輻等故


沙門的本意也是婆羅門,佛教本身也並不排斥這個名字。但佛教認為他們這個婆羅門是不夠格,名不副實,因為佛教認為真正的婆羅門要有沙門性,不論沙門或是婆羅門,都要通向無漏道。


前面講到淨道沙門性,真沙門性是淨道,我們現在不是真沙門,但正向著真的沙門性修持上去的,是因上的沙門。真正的沙門性是淨道,經裡邊也稱他們為婆羅門。

所謂婆羅門,又稱淨志。淨志,清除煩惱,清淨志向的意思,跟前面的勤息意思是相通的,真正的婆羅門也是要斷煩惱的。佛教從始到終都是斷煩惱,離開斷煩惱,便不是佛教,是外道。

所以,如果婆羅門教沒有無漏道,又怎麼稱婆羅門呢?相反,在佛教裡具有沙門性的,也稱作「梵輪婆羅門」。因為「真梵所轉故」,這個法輪是真梵所轉,梵就是清淨,真梵就是指佛,佛所轉動的法輪便是真梵所轉。

「於中唯見道,說名為法輪」

以有部來說,只有見道是法輪。

法輪的輪,原本是阿里安民族的兵器。另外,相傳在人壽八萬歲時,有轉輪聖王出世。由轉輪聖王的福德力所感,自然有千輻金輪寶出現。其輪具眾相圓淨,舒妙光明,旋轉飛行,威伏四方。

轉輪聖王乃福德之王,因有此輪寶原故,所以稱為轉輪聖王。以此比喻諸佛所說之教法,其威德猶如輪寶,能降伏一切天魔外道,故諸佛說法名曰轉法輪。一般來說,法輪具有五義:

一速疾義:如來的智慧生起妙用時,非常的迅速;猶如轉輪聖王之金輪寶,飛行速疾。

二取捨義:如來所說苦集滅道四聖諦,令諸眾生捨苦諦而取滅諦;猶如輪寶,捨三洲而取南洲出現。

三降伏義:如來說法,能降伏一切天魔外道;猶如輪寶,能降伏一切叛亂。

四鎮伏義:如來智慧能鎮伏一切煩惱,令其不起;猶如輪寶,鎮伏四洲一切臣民,不生擾害。

五上下轉義:如來智慧不但能斷欲界煩惱,亦復能斷上二界煩惱;猶如輪寶,上下飛行。

有如是五種義理,是故如來所說言教,名曰法輪。

另外法輪亦具有四義:

一圓滿義:佛所說法究竟圓滿;猶如輪寶圓滿。

二摧壞義:大乘智慧能破盡一切煩惱;猶如輪寶,輾壞一切。

三鎮攝義:大乘聖道,能攝伏外道二乘;猶如輪寶,威鎮天下。

四不定義:應機施教,無有定法;猶如輪寶,應時飛至,無有定軌。

俱舍論374 (分別賢聖品第六)

タイトル
俱舍論374 (分別賢聖品第六)
Copyright
リリース日

flash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