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舍論375 (分別賢聖品第六)

リリース日:

俱舍論375 (分別賢聖品第六)

定覺法師


於中唯見道 說名為法輪
由速等似輪 或具輻等故


在傳統的古印度,人們認為大梵天王是最清淨。但是佛教認為,佛才是與無上梵德相應。

與最高的梵德相應的是佛,大梵天王只不過是相對比下邊的人清淨一些。欲界有男女之相,有男女的淫欲等等,而大梵天王是沒有的,所謂梵天主要是離開男女那些不淨的行為,所以便稱梵。梵天只不過是相對有一點梵的德相,真正的功德還是遠遠不夠,真正達到梵德圓滿,那就是佛。「是故世尊,名真梵王」,所以只有佛世尊是真正的梵王。

梵是清淨的意思,所以梵輪直接是指「清淨輪」,「清淨輪」唯真梵王所轉,這是清淨的道,斷煩惱的道。這個道是無漏道,無漏道的本質是沙門性。因為無漏道是見道、修道、無學道。所以沙門性,通見道無漏道、修道無漏道、無學道無漏道三個道。


「於中唯見道,說名為法輪」

依有部的說法,見道所見證的是指八聖道。能見八支聖道便名為法輪,因為見道也跟輪子一樣,由輻、轂、輞組成。

輪子中間一個軸上,能套在軸上而轉動的部份稱為「轂」;由輪軸往外延伸的稱為「輻」;在輪子周圍,把輻框住的稱為「輞」。所以八支聖道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個部分是「正語、正業、正命」,這三個代表戒律。正語,依戒而行的語業;正業,依戒而行的身業;正命,依戒而行的活命。

戒就好像輪的轂,能令法輪夠快速順利轉動,從戒出發,所以正語等三以戒為體,「戒」也是正見等眾行之所依,正見、正思惟都是靠戒而出來。就像輪中間的「轂」,換句說話,「戒」就是「轂」。

第二個部分是「正見、正思惟、正勤、正念」,他們好像是法輪的輻,因為「正見、正思惟、正勤、正念」,這四個依戒而轉,所以名為「輻」,所以我們要從轂說起,不是從「正見」說起。


正見等四支依戒而轉,所以核心肯定是戒,依戒出發的見,才稱為「正見」、依戒出發的思惟,才稱為「正思惟」、依戒的精進,才稱為「正精進」、依戒的念,才稱為「正念」。 這四個依戒而轉,從戒上出發,所以就好像輪輻一樣。正語、正業、正命是戒,是輪轂、軸心。

最後,正定是「輞」。正見能令前四正不散故,所以正定把其它攝持住,心不散掉,好像一個輞。輞是輪子外一個圓的圈圈,有它箍住,輻不會散掉,如果輞沒有,輻一下子散掉,就剩一個軸。所以正定跟輞一樣可以把正見等攝住不散,故名為「輞」。

因為見道的八正道,有跟世間的輪子一樣的結構,所以見道又稱為法輪。這是有部把見道叫法輪的兩個理由:一個是功能相像,一個是結構相像。

有部說認為,經上把見道稱為法輪。當佛陀給憍陳如等五比丘宣講四聖諦的時候,他們便見道得法眼淨,法眼淨就是見道、開悟。地神、天神很高興,他們展轉傳頌,一直到梵天,佛已經轉法輪。所以見道就是法輪,他們有這個依據。


另外,有關三轉十二行

三轉,即三次,宣說三次的意思。第一次是「此苦聖諦」,告訴你這是苦聖諦等等,這是見道。

知道苦之後要修,苦要遍知,集要斷,滅要證,道要修,這是修道。

無學道,苦已經遍知,集已經斷完,滅已經證到,道已經修好,這是無學道。

所謂三轉十二行相法輪,就是見道、修道、無學道,這叫三轉。

所以每一次轉的時候,個別個別都會生起「眼智明覺」。見道的時候,法忍是眼,法智是智,類忍是明,類智是覺。欲界的忍是眼,欲界的智是智,上二界的忍是明,上二界的智是覺,就是八忍八智的另一個解釋。

因為,清清楚楚地觀到的是眼;能夠把懷疑都斷除,毫無懷疑決定如此的是智;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照見是明;經常在觀察、警覺,審察有沒有什麼漏洞是覺。這個解釋,三道裡邊都有「眼智明覺」。

苦諦三個,集、滅、道諦也分別三個。苦諦三轉,每一轉都有四個行相,眼智明覺,三轉有十二行相,而集、滅、道諦也是三轉十二行相,一共是四十八行相。

上面是有部的說法。

俱舍論375 (分別賢聖品第六)

タイトル
俱舍論375 (分別賢聖品第六)
Copyright
リリース日

flash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