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舍論363 (分別賢聖品第六)

リリース日:

俱舍論363 (分別賢聖品第六)

定覺法師


三、有行般,當不還聖者於欲界沒,然後生到色界,須經長時間的加行勤修,方得入於有餘依涅槃。這有行般的聖者,雖有勤修道,但無快速進道。

四、無行般,不還聖者於欲界沒,生到色界去已,在長久的時間中,不作任何等修行,任運而自然的入於有餘依涅槃。這無行般的聖者,不單止沒有快速進道,就連勤修道亦沒有。



「上流若雜修,能往色究竟」

五、上流般,上流是向上的意思,即生色界的不還聖者,不在所生之處般於涅槃,而轉生較上的天處,於其轉生的天處入於涅槃,這便是上流般。當中有二類,一有雜修樂慧的聖者;二是無雜修樂定的聖者。假若是雜修而樂慧的上流,此類聖人愛樂智慧,於靜慮有雜修,意思是他們樂於智慧高妙而不樂禪定的殊勝,因為色界智慧較殊勝,所以唯受生於色界,往生於色界的色究竟天,因為色界是智慧勝的,因此最後於色究竟天,即色界最高的那一重天入般涅槃。

超半超遍沒 餘能往有頂
行無色有四 住此般涅槃


樂慧的上流聖者,又有三種的差別:全超、半超、遍沒。


一、全超,謂此聖者,在欲界的時候,於四靜慮,已具雜修,後來因為遇到逆緣,退失了上三靜慮,唯味著於初禪,所以從此命終,生到梵眾天,然由過去的熏習力故,在梵眾天仍能雜修第四靜慮,所以從梵眾天沒,就上生色究竟天,從最初天沒,到最後天生,頓超中間十四天,所以名為全超。

所以全超聖者是先在欲界往色界,於四靜慮已具雜修,也就是他們於定中起無漏有漏念間雜而修,遇緣而退失了上三靜慮,唯餘下初禪,因此在命終後,生於初禪第一天梵眾天,但由先世雜修的習氣力量,復能雜修至第四靜慮。從梵眾天死沒而直生色究竟天,頓超中間諸天,所以稱為「全超」。

二、半超,謂此半超聖者,從梵眾天沒,生色究竟天中間有十四天,漸次漸次受生,或唯超越於一天,就上生色究竟,或超越二天、三天,乃至超越十三天處而生色究竟天,都可名為半超,因為所超非全,所以名為半超。

如果只是超越一天的,那就還要受十五生,如果是超越二天的,那就還要受十四生,如果是越三天的,那就還要受十三生,乃至如如果是超越十三天的,那就還要受生三生。從這樣看來就可以知道,半超聖者極多受十五生,極少也要受生三生。

為什麼不說生於大梵天而說生於梵眾天?因為大梵會說「我能生世間」,這是非因計因的戒禁取見,是見倒處,而聖者決不生到這樣的地方去,所以半超聖者,是從梵眾天死沒而生色究竟天,其中共有十四天,因為《俱舍論》立色界只有十七天,把無想天攝於廣果天中。所以初禪、二禪、三禪等各有三天,第四禪有八天,共十七天。

即初禪三天:梵眾天、梵輔天、大梵天;

二禪三天:少光天、無量光天、極光淨天;

三禪三天:少淨天、無量淨天、遍淨天

四禪八天:無雲天、福生天、廣果天、無煩天、無熱天、善現天、善見天、色究竟天。

聖人必不生大梵天處,故只有十六天,從最初到最後,中間有十四天為間隔。而在受生中,或超越一天,後生色究竟,或超越二天,後生色究竟。乃至或超越十三天處,後生色究竟。由於超非全故,所以名「半超」。


三、遍沒,謂此聖者,在色界十六天中,盡遍受生,一天也不超越的,所以名為遍沒。假定是不雜修而樂定的上流,樂禪定的殊勝,不樂智慧的高妙,於色界十六天,雖能遍生色界,但不受生於五淨居天,所以經初十一天後,直生無色界的下三無色,然後日後生有頂天,入般涅槃。這樣分別,所以知道,色界的下十一天,不論樂定樂慧,是都可以受生的,但到廣果天,自然就分二路:謂樂慧者,從此生於五淨居天,而樂定者,從此生於無色界天。七種不還中,從中般至上流般的前五,都是行於色界的聖者,雖說樂定上流,生無色界,因為經色界生,所以是色界攝。

俱舍論363 (分別賢聖品第六)

タイトル
俱舍論363 (分別賢聖品第六)
Copyright
リリース日

flash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