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21.中短期资金互道再见

リリース日:


欢迎收听雪球和喜马拉雅联合出品的财经有深度,雪球,国内领先的集投资交流交易一体的综合财富管理平台,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今天分享的内容叫中短期资金互道再见,来自杜可君的理性投资。5月29日,国务院关于节能降碳的方案出来,相信很多投资者都充满期待,不过现实又浇了盆冷水。怎么理解呢?我的理解是中期和短期资金暂时互道再见了。撇开资金博弈的行为,文件倒是进一步验证了几个基本逻辑:1、铜矿,特别是精铜矿缺,而冶炼过剩。过去很多年,全球矿端的资本开支过少,导致供需出现缺口。而考虑到开采难度,铜矿品味的下降,简单说就是好开的都被先开了,以及地缘政治等问题,即便马上增加资本开支,到量产需要多久呢?一般也得5至6年。所以,矿特别是精铜矿短缺的局面,短时间没办法解决。下游冶炼端,由于冶炼能力大于矿的供给,导致冶炼端的利润越来越薄。对铜矿冶炼做供给侧改革,有利于减少恶性竞争。从2023至2025年,国内外共有470万吨冶炼产能投产,集中在中国、印尼、印度和刚果金等国家,但是期间精铜矿只能增加90万吨。铜的价格涨得是不是过高了,我没办法判断。但如果继续关注铜的投资者应该明白,核心在精铜矿的短缺,冶炼端过剩的情况,一两年内恐怕解决不了。所以,投资标的应该聚焦在有提供铜矿能力的企业。不过铜我跟踪的时间太短,本着千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的原则,我只默默跟踪学习,并未投资。2、氧化铝下游应用端封顶,长期看,供给紧张的依旧是电解铝。铝元素地球储备丰富,因此铝本身不是矿端紧缺。铝是在冶炼环节要消耗大量的电力能源,一吨电解铝需要消耗1.3万度电。高能耗、高污染,是限制铝产能的关键要素。我国在电解铝方面,具有重要话语权:全球电解铝产量每年大约8000万吨,我们目前产量在4300万吨左右,占了一多半。电,关键是电。我国电力资源,特别是新疆的火电和云南的水电,相对于欧美发达国家,价格上有碾压的优势。而我国具有全球最稳定的电力系统,对欠发达国家而言,虽然他们存在价格优势,但我们的稳定性又碾压他们。2017年后,我国把电解铝的产能红线设在了4500万吨,今年估计全国产能有望达到4330万吨左右,这说明:国内电解铝可增加的产能不多了,这奠定了电解铝长期易涨难跌的局面。通俗点说,行业不是越来越卷,而是越来越有利于已经在场内的,也就是场外入局越来越难。电解铝被纳入碳交易,应该是不远的事情了。欧洲计划从2026年开始,拟对我们电解铝产品征收碳税。说明一下,碳税的征收国内外是联动的,国内在约定范围内征收的部分,欧盟不重复征收。所以,我们总不能把这部分钱都白白送人了吧,肯定要自己收的。再结合这次文件的发布,我觉得时间不远了。电解铝纳入碳交易,绿电指标将成为香饽饽。由于电解铝长期产能封顶,氧化铝的需求端将失去弹性,加上铝矿并不短缺,所以从长期看,氧化铝过剩的局面不会变。氧化铝短期价格的上涨,不具备长期逻辑支撑。一句话总结的话:“铜炒的是矿,铝炒的是电”。3、电解铝还有投资机会吗?说实话,电解铝的走势让我有点诧异,冷静下来,我还是要坚持一下自己的判断。电解铝的成本清晰。根据我们调研的情况,目前国内电解铝企业成本较高的在1.7万左右主要是由于氧化铝不能自供和电价上涨,最低的成本在1.45万左右,以目前市场2.1万以上的价格,吨毛利在4000至6500元。电解铝的业绩确定性炸裂。我们看看主要相关企业的权益产能,注意,不是总产能。中国铝业,400万吨,还未包含并表的云铝。云铝股份,225万吨。天山铝业,120万吨。中国宏桥,580万吨。神火股份,125万吨。仅考虑电解铝一项业绩,大家可以算算,业绩应该是非常优秀了。有些企业还包含铝土矿、氧化铝、铝加工等业务。具体业绩,大家自己拿计算器算算。由于限产,近些年,企业的资本开支很小,所以资产负债率持续下行,现金流充沛。大家在计算净利润时,参考下去年的管理费、研发费、销售费等支出,再参考大约15%的所得税,账不难算。短期业绩看,自供氧化铝的业绩更优秀,成本更低;长期看,具备绿色铝的潜力较大。总结下,几个点问问自己:第一,铝价是不是实实在在的提高了?在没有额外资本开支的情况下,电解铝企业的净利润是否确定性提升?第二,就算我们还认为电解铝属于传统的周期股,不能享受戴维斯双击,那么给与动态10至12倍市盈率总不能说过分吧,企业的市值是不是已经到顶了?结论我可以给大家,并没有,空间还不错。所以我判定没有泡沫。第三,文件的发布,可以明确,电解铝的供给端只会越发收紧,没有放开的迹象,未来电解铝的利润是否长期可以得到保证?第四,当企业成为现金奶牛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应该重新审视下,给他们的估值体系,是否还能像过去十年那样,比较低。这几年,人们对能源、电力等公共事业的估值,开始认同重构,开始提升。最后,我想谈谈短期和中期的关系。我记得2016年熔断股灾的时候,一位很看好茅台的某知名大v,当茅台从不到200涨到500多的时候,翻空。我想他到现在也认为茅台后面的上涨,是市场定价的错误。其实问题很简单:一是能否看清,到2025年技改,茅台从2.8万吨产能到5.6万吨产能的提升,以及出厂价800多,提升的潜力。二是从大势上能否看清2016年至2021年中国中产阶级,随着房价上行,带来消费力的上升,同时伴随消费升级的逻辑。当然,这已经是过去时,有时间我们再专门谈一谈茅台的问题。今天,我们借鉴这段历史,中期看:宏观上,工业制造的反转,货币宽松的周期,这些处在本轮周期的什么位置?电解铝企业自身,供给约束的刚性是不是越来越严?股票的市值,目前是否具备了严重的泡沫水平?当没有了大型资本开支,企业的财务和利润状况越来越好,企业的估值是否理应得到提升?综上,短期控制下波动风险,没大毛病。但是,如果继续跟踪下去,发现中期逻辑没问题,记得,重新回来。

2521.中短期资金互道再见

タイトル
2411.不要成为活在上一个时代的投资者(上)
Copyright
リリース日

flash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