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39.消费电子行业现状以及未来投资机会

リリース日:


欢迎收听雪球和喜马拉雅联合出品的财经有深度,雪球,国内领先的集投资交流交易一体的综合财富管理平台,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今天分享的内容叫消费电子行业现状以及未来投资机会,来自赛艇队长。我关注消费电子主要是因为 A I ,从2023年初的chatgpt问世, a i 的风口就没有停过。从一开始的短文字输入输出到现在可以进行语音无缝问答,A I 的发展速度有目共睹。我相信作为投资者也想分 A I 浪潮的一杯羹,但是很遗憾我们身处A股,对外投资渠道稀缺,大部分人都只能在国内投资。就我用 a i 的情况来看,百度是一坨大翔,阿里凑合能用,kimi和秘塔还不错。如果我们以终局思维来看,软件必定要搭载在硬件上,无论是 p c 还是手机,最终都是 A I Hardware。A I 的发展就会给硬件商带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英伟达已经是现成的案例了,但是我们很多人买不到也不敢买,退而求其次,国内的消费电子是完全可以期待的。美国用户,电话是从1878年到1968年渗透率才到90%,接近100年的时间; p c 从1970年到2014年渗透率到的90%,用了大约50年;手机就更快了从1980年到2010年前后就到了90%,相比 p c 属于后发先至了;智能手机更是用了不到20年。根据预测 A I 相关硬件可能10年就能渗透率达90%。这背后的原因也很好理解,全球受教育水平越来越高,信息传播速度也越来越快,一个新鲜事物出现必定会快速普及。很多人会说,我不用 A I ,所以不看好。但是没关系,技术的向前是利益驱动的,当 A I 真的实现了大面积商业化,绝大部分人都会用上的。我们要做的不是研发 A I ,而是能蹭上这趟车,喝个汤就好了。消费电子是确定性较高的行业之一。消费电子是周期行业投资肯定要有底线思维,刚才说了那么多 A I ,感觉很热血沸腾,但是我们也要打出 A I 没有普及的预期,就像10多年前谷歌创新的推出智能眼镜一样,都说是跨时代的,但是最终失败了。如果 A I 也是最终随着时间流逝了,消费电子按照现在的行业情况也是能撑住估值的。从近10年消费电子板块利润率变化也能看出来,2015到2017升,2018降,2019到2020升,2021到2023降。行业景气自然利润率就高,不景气就低。这个行业平均的毛利率在13%左右,净利率在5%左右。我看过国外的很多消费电子企业,基本上净利率维持在5%-8%,比国内要高,但是高不了太多。因为国内之前内卷的太严重,所以整体净利率水平低于国外。再换个角度,看看营收情况,可以看到除了2023年,整体行业的营收都是上升的。这主要是消费电子行业整体渗透率的提升。10年前我们可能有个电脑有个手机就很好了,5年前就要再加个智能手表和无线耳机,现在连汽车里面都是智能硬件了,家里面也增添了很多智能家居,所以消费电子这个行业一直是扩张的,且长期还有扩张的空间。这几年手机 p c 无线耳机等设备是下降的,但是智能汽车填补了增速,这也是受益于新能源汽车的崛起,即:新能源车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是智能化。综合来看数据,2022和2023年绝对是近十年全球消费电子产品出货的低谷,一方面是欧美加息,抑制了需求。另外一方面也是消费电子这几年没有什么爆款的产品。各个消费电子行业的现状1、智能手机我们先从苹果聊起,苹果手机这几年都是一些不足以撼动大部分投资者换机的升级。所以依靠技术进步促进的升级换代这几年是没有,只能是依靠机器老化来促进换代,在周期表现上就是低谷期。按照调研机构的数据,2023年全年手机更换率只有23.5%,平均换机周期是四年零三个月,均创下历史新低。我自己用的是iphone12,也用了快4年了,目前没有打算更换,主要是没有更换的必要,现有的功能足够用,除了电池有点差以外,其他都挺好的。可能未来一些 A I 功能出来,我才会考虑换。从全球来看,智能手机渗透率还有提升空间。A I 智能手机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 A I APP化,也就是在手机上能用大语言模型了,但是所有 A I 功能都是相互独立的。第二阶段是 A I 功能化,大语言模型进入到系统中,开始统筹各个功能交互,提升使用体验。比如自动总结通话内容,这样就不需要我们在开会时候进行通话录音再做纪要了,还有自动翻译解决语言障碍。第三阶段是 A I 原生化, A I 会重构手机的使用方式,只需要简单的指令就可以完成现在很多繁琐的操作。我觉得只要进入到第二阶段就足以刺激 A I 智能手机的更新换代了,比如实时的语音自动翻译就可以让全球沟通更加无国界。当然苹果别在国内搭载个文心一言,不够恶心人的,搭载kimi更好一些。综上,可以期待今年智能手机出货量重新回到正增长,降息和技术的迭代将会为未来几年的智能手机市场提供保障。2、 X R无论是 V R 、 A R 还是 M R ,都没有特别爆款的产品出来,普及率一直上不去。X R 发展不起来主要有两个制约因素:硬件更新慢和内容无爆款,当年很火的愤怒的小鸟实际上也是帮助苹果迅速的普及。现在无论是苹果还是meta都在快速搭建内容平台,硬件上也有所突破。X R 我定义为彩蛋行业,我看过很多 V R 游戏以及 A R 、 M R 的产品测评,能看到近10年的发展,但是还不足以让这类产品风靡全球。硬件方面已经日益完善,还缺一个爆款的内容来引爆这个行业,我猜这个内容一定还是游戏。就如同愤怒的小鸟对于ios平台,动森、塞尔达对于switch的影响。3、汽车电子这个行业很大,能说的太多,我不想说的太深,就聊一些框架性的东西吧。这几年乘用车市场最大的变化来源于电动车的兴起,渗透率在快速提升。电动车的第一阶段肯定是解决能源问题,也就是电动化,现在这个阶段的技术路径很清晰了。那第二阶段就是智能化,让整个汽车成为一个大的电子产品,从而导致ECU也就是电子控制单元占领整个汽车。那ECU太多了,就需要一个或者几个DCU(域控制器)来统筹,这就包括了动力总成、底盘控制、车身控制、智能座舱、自动驾驶等模块。这么多环节就会衍生出大量的产业,之前燃油车时代核心是动力系统和品牌溢价,而电动车时代核心则是智能化,其中我比较关注的是智能座舱。这块主要是人机交互的核心,比如及时显示路况和路线预测,监控驾驶人的状态并实时提醒等等。那这一切都是可以通过语音系统来完成的,所以对于声学控件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这几年如果光看消费电子ETF的涨跌幅实际跌的不多,其中主要拉动的就是汽车电子相关股票的上涨,抓住了这波风口的企业这几年都混的不错,没有抓住的则业绩下滑明显。无论如何汽车电子是消费电子中有确定性增量的细分子版块。4、TWS耳机无线耳机的大发展是从2016年开始,当年苹果发布了第一代 A I rpods,成为行业的引领者,随后各大品牌厂商纷纷跟进,行业百花齐放。现在华为、小米等厂商的TWS耳机都挺不错的。行业从17年到21年快速发展,随后进入了两年的低谷期,出货量持续下滑,2023年的出货量已经大幅低于2020年了。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在于功能上没有太大的创新,所以一个耳机能用很久,更新换代的意愿不强,所以当行业渗透率达到较高水平后,必然会有2-3年的下滑周期。要么就是等设备自然老化后的迭代,要么就是有技术或者功能上的突破,否则行业只能是维持周期震荡的格局。现在的技术路径是整合其他功能,耳机使用场景是远比手机、手表要低频,测体温、量心率这些用在智能手表上更加合适,耳机更多的还是声音传输功能。未来如果 A I 继续发展,耳机集成同声传译,我觉得是挺好的场景,毕竟手机的同声传译还是略显麻烦,耳机则更加合适。如果这个功能出现,就可以来听很多外文的音视频内容了,是一个刚需的场景。另外也可以和智能眼镜做整合,这样音视频都能集成在一起,这时候量体温、测心率搭载到一起就很有意义了。就像龙珠里面的战斗力测试仪,能测很多数值。总结:从普通行业周期来看,消费电子也进入了周期底部区域,这就让行业下跌是有限的。从催化剂来看,有 A I 的迭代刺激和汽车电子的增量,向上是有空间的。从股价来看,很多企业已经从21年顶部下跌70%了,相对估值不贵。从筹码结构来看,这个行业已经震荡了接近2年,筹码结构变得比较好。目前市场要么在红利,要么在半导体等硬科技,消费电子作为很多人眼里的“臭代工厂”基本没人去看,属于人弃我取的区间。

2539.消费电子行业现状以及未来投资机会

タイトル
2539.消费电子行业现状以及未来投资机会
Copyright
リリース日

flash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