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物论》第三讲(2)求道为什么那么难

リリース日:


 “冯学成先生最新出版著作《禅说庄子》系列共16本,以通俗的语言,对《庄子》中的26篇,通过逐句分析的方式进行解析,结合佛教禅宗思想分析庄禅之间的内在关系,并结合现实人生,突出每篇文字的现实警讯与指导意义,为浮躁迷失的现代人指出另一条安身立命的途径。文字浅白易懂,说理深刻。 ” 以下内容为节选,学习更多请购买正版书籍 求道为什么那么难“道恶乎隐而有真伪?”《齐物论》的这些语言应该背下来,就用这些语言来参也非常好,而且以这一类的语言作为一面镜子,就可以审视所有的学道之人,特别是各类“金刚上师”,需要用这样的语言来看真伪。首先在道上,世 法也好,出世法也好,我们都应该有金刚眼,应该自具法眼。没有法眼,你在世 过日子,在道上行,怎么权衡其中的真伪、虚实、深浅?应该有这样的金睛火眼。当然,这个金睛火眼也不是吹出来的,肯定是炼出来的。没有这个因,就没有这个果。如果自己不是明眼人,你怎么辨别那些东西呢?现在社会上,包括在道上、佛教界,什么佛法是真的,什么佛法是假的?怎样修为是真的,怎样修为是假的?哪些是忽悠人的,哪些是实实在在的?佛教自身本有一定的准则和标准,但往往真也未必真,假也未必假。《红楼梦》里说“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真正的道人走到我们面前,我们也未必知道。修为达到出神入化后,就归于平常,完全返本归朴了。他就在你身边,或许你不仅不觉得他高明,还认为他蠢得要命,无用,是笨蛋一个。现在很多人在乎的是,有多少供养,有多少弟子,出了多少书,道场又怎么怎么样。真正的见地如何呢?说不清楚。比如像某寺这样的,场面很大,寺院成了一个综合托拉斯集团。不少寺院实际也是这样的,要想亲近一下大和尚没有时间,他们一天也很忙啊。20年前,30年前,寺院刚恢复,没有几座寺院,没有多少僧人,去忙这些事是应该的。但现在的寺院金碧辉煌,建一个寺院没有几千万元,要想堂皇起来是不行的。没有几千万乃至上亿元,寺院看起来就不起眼,当然,现在的人民币也不值钱。以前一百万元就能够建很好的寺院,现在真的要一个亿了,建材涨价,工钱也涨价,各个方面都涨,我们就不说远了。为什么求道那么艰难?为什么学道那么麻烦?首先有一条,道是“隐”的。所以庄子在这里问,道为什么会隐。我们且不说道隐,首先我们要确认“道不可知,不可说”,“道可道,非常道”嘛。既然道不可说,道不可知,道不可有,道不可得,那我们为什么去学道?我们学道不是犯傻吗?正是因为道不可知,道不可得,道不可学,二祖在达摩祖师那里求“诸佛法印”,达摩祖师一句话就把他封死了:“诸佛法印,非从人得。”面对这样的事怎么办?“恶乎隐”,首先要确定这一条。《道德经》里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又说“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就是说一个“隐”字。如果我们心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对道有一种感受,对道有一种体悟,对道有一种描述,那就完了,你就肯定没有见道。北宋有人问五祖法演老和尚,什么是道?老和尚说:“描也描不成,画也画不就。”就是因为“道隐”啊。首先肯定道是“隐”的,同时也要肯定,道是无处不在的,是“显”的,举手投足无不是道,但这已经是果位上的了。我们先别说果位上的,因为大家都在因位上,还差得很远很远。我们心里所以为的道都不是道,都是假的,不是真的;外面所说的真,也全是假的,大家要有这么一种见地。借用王绍藩先生的话来说,就是“所有能说的,全是胡说八道,都是蟑螂老鼠,都是拿佛祖来混饭吃的,全是假的,没有一个真的”。正是因为我们在道上真伪不分,真假难辨,所以我们的所见所闻就有是非。 交流是人类永恒的难题“言恶乎隐而有是非”,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这个是古已有之的。裴休在给圭峰大师的《禅源诸诠(quán)集都序》的“叙”中说:“以承禀为户牖(yǒu),各自开张;以经论为干戈,互相攻击。情随函矢而迁变,法逐人我以高低。是非纷挐(rú),莫能辨析。”唐代佛教最盛的时候,各宗各派以自己的传承开一个门面,“各自开张”嘛。天台宗开天台宗的店,唯识开唯识的店,华严开华严的店,禅宗开禅宗的店。还有各个学派的,讲《般若经》的,讲《涅槃经》的,讲《俱舍论》的,等等,都是各有各的传承,我的师父怎么教我的,我就讲这个,各卖各的药,所以“以承禀为户牖,各自开张;以经论为干戈,互相攻击”。我是讲唯识的,我就觉得唯识最高明,以唯识的十部大经来批评你们讲的不究竟。我是天台宗的,就觉得《法华经》是最上乘的成佛之门,你们那些讲的都是小敲小打的,《法华经》赞叹大乘,呵斥小乘,是“弹偏斥小,叹大褒圆”。讲华严的又说你们谈得不够,还是《华严经》最好,是唯一佛乘,可以直接涉入毗(pí)卢舍那佛的境界,漫游佛菩萨法海。禅宗说,你们全都是嘴巴上玩,没有明心见性,全部都是鬼窟里面做活计,都在分别思辨之中,没有尝到真如的味。净土又说,不论你们怎么说,还是一句阿弥陀佛最好,你们能到极乐世界去吗?万佛同归净土嘛。所以是“以传承为户牖,各自开张;以经论为干戈,互相攻击”。这个在唐代是这样,现在也是这样。我和王绍藩先生见面,就爱“吵架”。上次我到方先生那里看他,方太太说:“今天王老师在这里,你们会不会吵架啊?”我说:“我们吵什么架,那是为了好玩。”结果我去的时候,他在宾馆里睡觉,下午四点钟才起床。没等他起床,我家里又来了客人,进不了门,在楼下等着,所以我去回访王老师,却机缘不合。“言恶乎隐而有是非”,我经常说,语言永远都是“意”的冰山一角。《易经》里说“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庄子也说“得意而忘言”。那么这个“言”,怎样去理解它?语言里面有真假,有虚实,有雅俗,有显隐,有非常非常多的名堂。很多语言都是反的,正言若反,大言若隐,再加上道家学说的大言无言。语言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形式,言为心声,语言是有声的思维,思维是无声的语言。但是无声的语言要变成有声的语言,就可以偷工减料,假冒伪劣了。语言出来都是化过妆的,不是女孩子才化妆,稍微有点名堂的人谈话,语言都是化过妆,梳妆打扮过的。有些语言,牛都踩不烂,听了半天你都不知道他说的是什么东西。所以,“言恶乎隐而有是非”,这里面为什么会有是非呢?西方的语言学派大师们,对语言与思维的关系进行了非常细腻的探讨,他们认为人与人之间的是非矛盾,国家民族之间的是非矛盾,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是非矛盾,都在于语言表达不清产生的误会,而且这个误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大。我们彼此之间的交流有没有障碍?障碍在哪里?怎样使语言交流进入一种无碍状态?小青年们谈恋爱,羞羞答答、遮遮掩掩,你知道他们心里面的事吗?能说清楚吗?所以交流是人类永恒的难题。如果交流都像计算机语言那么清楚明白,那人也就不是人,全部成了机器人。道,天地,阴阳,四时,孔夫子说:“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道本身没有隐,真伪从哪里来?言,语言,本来就是这样说的,你说、我说、他说、大家说,说出来的哪里“隐”呢?说出来的就是你听、我听、他听、大家听,既然都听到了,为什么还有“是非”呢?大家想一想,“是非”究竟从哪里来? 

《齐物论》第三讲(2)求道为什么那么难

タイトル
《齐物论》第三讲(2)求道为什么那么难
Copyright
リリース日

flash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