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物论》第七讲(4)众生菩萨一肚装

リリース日:


 “冯学成先生最新出版著作《禅说庄子》系列共16本,以通俗的语言,对《庄子》中的26篇,通过逐句分析的方式进行解析,结合佛教禅宗思想分析庄禅之间的内在关系,并结合现实人生,突出每篇文字的现实警讯与指导意义,为浮躁迷失的现代人指出另一条安身立命的途径。文字浅白易懂,说理深刻。 ”以下内容为节选,学习更多请购买正版书籍众生菩萨一肚装“曰:何也?圣人怀之,众人辩之以相示也。故曰辩也者有不见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态?“圣人怀之”,圣人就是圣人,宰相肚里能撑船,圣人肚里能撑宇宙,他把各种众生、各种是非、各种见解,一肚皮装了。管你香花毒草,管你好人坏人,管你正确错误,管你邪恶神圣,一肚子就装了,大家要认识到这一点。“众人辩之以相示也”,你看我们现在这个世界熙熙攘攘,网络上、博客上,意见纷飞,“高见”层出。政治的、经济的、军事的、思想的、生态的、医学的门类多得要命,每天都这么浮躁,每天都这么喧嚣,大家各有各的高见。“圣人怀之”,他不管那么多,天地照样在转,历史还是这样在运行,管那么多干吗?所有的意见,你一件一件去理吧,累死了你也理不完。你去面对它,面对就解决问题了吗?解决不了问题。但作为“众人辩之以相示也”,何谓众生?不通过“辩”能表现他自己吗?我们现在说每个人都有生存的权利,每个人都有言论自由,要给众生生存的权利、自由的权利,这是宪法赋予的权利,更是天赋人权,当然不容置疑。众生就是需要在“辩”之中“以相示”,表现自己的存在,表示自己还是懂得真理的,表示自己还是有力量的,表示自己还是很光辉的嘛。小孩子为什么在父母身边老是要装怪?装怪就是要引起父母的注意。众生之所以要“辩之以相示”,就是要引起别人的注意,引起有关方面的留意,留意之后才有脸面呀,才可能尊贵起来。现在搞包装的、搞策划的、搞运作的,不外乎就是想把自己“雄”起来,让自己厉害起来,这个也是众生相,法尔如是,就是那么回事。但是“圣人怀之”,是把乾坤宇宙、天堂地狱、菩萨众生,都装在自己肚子里,管你们在里面干什么,都不管,大家相安无事。“故曰辩也者有不见也”,真正喜欢争辩的人,善于表现自己、显示自己的人,往往自己讲不了多少,面对大的空间,他们的眼睛都是瞎的。我们也经常看见有些人侃侃而谈,发表高见。在发表高见的情况下,有很多漏洞和知识的盲区,都是很惊人的,所以大言不言,大辩不辩。我们怎样使自己站在自己的本分上?《道德经》说“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孔夫子说“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总之,少说多做,别过多地去发表自己的高见。发表自己高见的时候,多半是自己犯傻的时候。小孩子经常说一些自认为很了不起的见解,当父母的、当老师的只好一笑了之。虽然幼稚,你也没法批评他,还要鼓励他去勤加思考。我们怎么面对这个世界?怎么面对自己的思想?怎样面对自己的舌头?在学了庄子的这一段议论之后,我们应该有所感受。不说话的妙处“夫大道不称,大辩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嗛,大勇不忮。道昭而不道,言辩而不及,仁常而不周,廉清而不信,勇忮而不成。五者园而几向方矣。”真正的大道会表现自己吗?它会说我就是大道,你们来向我学习吗?不会的。天地、宇宙从来就这样运行,人类花了几千年的时间去探索自然的奥秘,探索了多少?现在骄傲得不得了,21世纪我们的科学已经发展到了很高阶段,有了这样那样尖端高级的东西,但这仅是人的自我感觉。作为大道而言,它从来不称自己是大道,从来不骄傲,从来不表现它自己,“大道不称”啊。“大辩不言”,真正聪明的人、真正高明的人,他坐在这里多是不吭声的。我现在就感受到这个好处,到哪里去都不想说话、不吭声。但在四十岁以前,辩才无碍,每天都能激动,走到哪里都有“高见”,走到哪里都喜欢“侃”。大家都说老冯不错,才高八斗,写诗也快,写文章也快,嘴也快,什么都不落人后。但我很少得到高人的表扬。本光法师经常敲打我说:“要养三分厚气,人要厚重一点。”1998年,快五十岁时,我得了一场大病,两年都没精打采,脑袋转不动,嘴也说不出来,完全是脱阳的感觉。昌臻法师是我师兄,我们编修《四川省宗教志》的时候在一起,后来他出家了,我到他住持的庙里去,在那里发了半天呆,无话可说,只听他说。他那时已经是老和尚了,在送我的时候,他说:“冯老师,你现在的修为大有长进啊。”我听了哭笑不得。那段时间,我完全处于“痴呆”状态,脑供血严重不足,血压也不正常,医生叫我住院,我又不愿意去住,就是没有精神,都有到火葬场去的感觉了。还有一次,是我第一次和广州的朋友打交道。番禺的几个老板到成都,他们在成都的客户希望我陪他们到乐山去逛一逛,当导游,我就陪他们去了。一路上我没怎么说话,当时还有另外一个陪同,一路上慷慨激昂地介绍这样那样,简直有江湖大侠味。回到成都的时候,其中一位就对我说,“冯老师,我要拜你为师。”“怎么要拜我为师?”他说:“你好有修养啊,我这么多年了,一直想拜个老师,都没有找到合适的,今天看到你,我一定要拜你为师。”另外那个陪同知道后,气得要命,他说:“这两天全是我在料理,辛辛苦苦,结果你把油面子捞了,我傻乎乎地忙了三天。”我想,为什么会这样?还是回到一句老话,“言多必失”“言多必诈”,语言多了,在江湖上混,别人对你不放心。你说那么多话什么意思?有什么目的?你在忽悠我吗?通过很多事例,我就感觉不说话反而妙不可言。我和佛源老和尚打交道,尽管老和尚对我极好,但我和他在一块儿的时候,基本上没有话可说。老和尚问了就答两句,从来也不发招,也不会给老和尚提什么问题,坐在那里就坐在那里。一些教授来,给老和尚提建议,寺院里面应该这样搞那样搞,佛法应该这样那样弄,正说得慷慨激昂的时候,老和尚手杖一提,转身就走了。话多的人,佛源老和尚根本不料理你,你近不了身。反而是不吭声的、傻乎乎跟在他身边的人,几年都待得住,他决不赶你走。我慢慢地就品尝到不说话的妙处,无言的妙处。

《齐物论》第七讲(4)众生菩萨一肚装

タイトル
《齐物论》第七讲(4)众生菩萨一肚装
Copyright
リリース日

flash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