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物论》第一讲(3)大理的“风花雪月”

リリース日:


 “冯学成先生最新出版著作《禅说庄子》系列共16本,以通俗的语言,对《庄子》中的26篇,通过逐句分析的方式进行解析,结合佛教禅宗思想分析庄禅之间的内在关系,并结合现实人生,突出每篇文字的现实警讯与指导意义,为浮躁迷失的现代人指出另一条安身立命的途径。文字浅白易懂,说理深刻。 ” 以下内容为节选,学习更多请购买正版书籍大理的“风花雪月”子游紧接着问:“敢问其方。”子游当然是上根利器,一拨就转,不像我们傻乎乎的,老师说了十年八年还是傻乎乎的。我们看佛经里,阿难尊者、须菩提尊者见到佛祖眉间毫光一放,马上就恭请佛祖给众生说法,为无量菩萨说法。下面子綦给我们展现了他的道上境界,如果没有道上的境界,我们是见不了这样场景的。一般的人自出生以来,眼耳鼻舌身意的门窗就敞开了,但里面装的是什么呢?大家要好好反省反省,为什么我们不能得闻天籁,而南郭子綦能闻?我们先照着书念下去,看子綦怎么说。“夫大块噫气,其名为风”,这一段里面的境界波澜壮阔,我们在钢筋水泥做成的城市里面,根本看不到这样的境界。哪怕是山里的农民,原始森林里的居民,他们也看不到,因为没有这样的境界。他们的眼耳鼻舌身意没有去关注过这样的境界,没有去关注这样的世界。首先是“大块噫气”,什么是大块?大地、乾坤是大块,宇宙是大块。“大块噫气”,人是有生命的,乾坤也是有生命的,一阴一阳之谓道嘛。《易经》开篇就说:“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这些都是在说“大块噫气”。大地在呼吸,宇宙也在呼吸,我们平常能够感觉得到社会的呼吸吗?感觉得到乾坤的呼吸吗?我们的心都在名闻利养之中,都在我们所圈定的人事关系这么一种狭小的网络之中。我们能不能够超越人世间,使我们直面自然,去感受“大块噫气”这么一种超然、完全不足为他人道的世外风光?以后我们若有福报,有这么一个机缘,有这么一个闲暇的时间,我还是欢迎大家能够真正地投身于大自然。就像金庸武侠小说里面写的武林绝顶高手那样,俊男靓女都发愿说:离开江湖吧,找个没人的山谷,我们小两口去过好日子吧,远离江湖恩怨、江湖仇杀。“大块噫气”,这一句我们要好好去感觉感觉。我们这个肉体也是大块,它也在“噫气”。这个“噫气”,还不仅仅是在呼吸之间。我们举心动念的时候是“噫气”,我们喜怒哀乐的时候也是“噫气”,怎样去体会这个,放在后面再说。“其名为风,是唯无作,作则万窍怒呺”,我们所知的“大块噫气”,最明显的就是风。当然,除了风之外,还有很多不可知、不可闻、不可见的东西,但至少“风”我们得见得闻。风不动则已,一动则“万窍怒呺”。什么是“万窍”?“万”就是数量极大、极多,古人用“万”来代表无穷无尽的东西。“万窍”,万物都有自己的孔窍,人都有九窍,哺乳类的动物也有九窍,山林原野都有自己的孔窍,在“风”的作用下都会发出各自的声音——“怒呺”。“而独不闻之翏翏乎?”“翏翏”,长风呼啸的声音,在刮大风的季节,那个风“呜呜呜”的声音。大家去过大理吗?知道什么是风花雪月吗?下关的风,上关的花,苍山的雪,洱海的月,这些就是风花雪月。我去过两次下关,哪怕住在宾馆里面,只要太阳一下山,那个风就呜呜地开始了,老是七八级的风。我们这里如果有那么大的风,你会害怕风把房子吹翻。下关的风很大,就像要把山吹垮一样,非常可怕。当年我在高原的时候,在“跑马溜溜的山上”西边的新都桥监狱,春天的风一来,就像沙尘暴。春天田里也没有庄稼,山上的树木也差不多砍光了。那里的春风,不是南朝文学家丘迟《与陈伯之书》中所写的:“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不是那个美景。高原的风吹起来是狂暴骇人的,昏天黑地的。高原上的风是一番景象,广州的风呢?台风一来、寒潮一来,住在楼上,关着窗户,只看见对面山上的树摇曳不休,有的时候也会把门窗吹得哗哗哗地乱响,把雨棚吹得轰轰轰地响。长风呼啸的感觉,一般人都能感觉到,这个不足为奇。 窍穴的功用与秘法“山林之畏隹,大木百围之窍穴”,这篇文章是在战国时期写的,其情境不外在长l江流域、淮河流域、黄河流域一带。战国时候都是农耕文化,不像现在是机械化时代,当时原始森林无处不在。就在五千年前,黄河流域还有大象、犀牛、老虎。中国是没有狮子的,狮子都是从西亚那边进贡过来的。大象、犀牛这些热带才有的动物,以前在黄河流域都有,所以森林就不用说了。中国古代建筑之所以不像古罗马、古希腊那样被保存下来,就是因为古代中国森林覆盖率相当高,木材丰富,所以建筑大多是木质结构。古罗马的斗牛场,古希腊的圣殿,都是花岗石建筑,尽管过了两三千年,建筑还基本完好,主体结构还存在。中国黄河流域一带泥多石头少,就是太行山的石头,也不像花岗石那么坚硬,因为太行山是很多亿年的山脉,风化严重,那样的石头不可能用于建筑。何况那个时候中国有青铜器,但还没有铁器,不像欧洲的古希腊、古罗马,铁器出现得比较早,近三千年前《荷马史诗》里就有铁的记载。中国当时的房屋都是木质的,不管是以前辉煌的长安、洛阳,还是后来的开封,建筑物都是木结构,各州府县全是木结构,老百姓的民居也是木头的。因为需求量大,一两千年后,中原地带的森林砍光了,没有木头了。黄土高原、秦晋高原以前是百分之六十以上的森林覆盖率,现在的森林覆盖率,据说山西恢复到百分之十八了,也是不得了,辉煌啊。

《齐物论》第一讲(3)大理的“风花雪月”

タイトル
《齐物论》第一讲(3)大理的“风花雪月”
Copyright
リリース日

flash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