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主》第二讲(3)学会时空大挪移法

リリース日:


“冯学成先生最新出版著作《禅说庄子》系列共16本,以通俗的语言,对《庄子》中的26篇,通过逐句分析的方式进行解析,结合佛教禅宗思想分析庄禅之间的内在关系,并结合现实人生,突出每篇文字的现实警讯与指导意义,为浮躁迷失的现代人指出另一条安身立命的途径。文字浅白易懂,说理深刻。 ” 以下内容为节选,学习更多请购买正版书籍学会时空大挪移法下面这一段,讲的就是更进一层的功夫了。“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你看,尽管庖丁解牛已经很顺了,但每次解牛到了关键处、关键点的时候,“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他也要留意,并不是随随便便地信手下刀。“怵然为戒”,虽然总体上牛的结构都是差不多的,但总还是有这个的棒子骨前半截长点,那个的棒子骨后半截短点的时候,并不是每头牛都完全符合标准尺寸。那么,遇到那些特殊的、难为的地方,就要留神了!这时就要“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我们常说“每临大事有静气”。有静气,就能使我们全神贯注,使我们集中力量来处理事情。“视为止,行为迟”,这是一种节奏的把握。事实上,我们在处理一些大事时,应该学会这样的节奏。有时候,我们三下五除二,很快就能把事情处理好。有时候,我们可以把思维放慢一些,把时间放长远一些。特别是一些疑难问题,暂时不好解决,你心头就要有数。这时不妨放一放,让时间来解决。或者你再凑合一些其他的因缘,换另外一张药单子下去,说不定就解决了。如果我们去硬碰、硬扛、硬抗,那么就麻烦了。把事情放一放,放到一个更大的时间、空间或因缘范围内,就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就好像身上长的某些疮,刚开始不能动刀,要等它长穿了、长熟了、烂透了,自然就好了。所以,我们要学会“时空大挪移法”,要学会变未来为过去,变过去为未来,把大事化小,把小事变大。这也是一种能耐。真正有了这种转换空间、转换时间的能耐,你就不会有过不了的是非关。这个就是“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解牛是这个方法,我们平常解决问题,处理身边的麻烦事,也是这个道理。只要掌握这些原则,我们处理麻烦事时,就没有什么困难了。大道是无私的,它不徇私情。当你遇到困难时,它不会因为你是学道的,就多给你点时间,多给你点成功的机会让你去解决!我们体会这段文字,要把自己摆进去,更要把道摆进去,把整个局摆进去,否则就会觉得,啊,我学了道了,我什么都懂了,我什么都看完了,我天下无敌了!有什么了不起的呢?你懂,也是老天要让你懂;你懂,毕竟也懂得有限。“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说起来,真正又能懂得了多少呢?所以,自己谦虚一点,谨慎一点,肯定错不了。总之,要“缘督以为经”。自己能做的事,就做一点,不能做的,就不要觉得自己是颗万灵金丹,能包治百病。当然,庖丁在文惠君面前的表演的确了不起:“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这是一种喜悦,一派乐在其中的景象。这并不是说庖丁很骄傲,而是他对自己的技巧,对自己圆满完成任务的一种满足,一种享受。享受完了,则“善刀而藏之”。注意,这个“善刀而藏之”很高明!我们不能轻易把我们的这把“刀”,拿到外头去公开宣传,到处打广告。啊!我今天学会“缘督以为经”了,了不得啦;我今天学会中庸之道了,更了不得……这样是不行的。《老子》里说“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所以要藏!要藏得无形无相!《论语》里的“默而识之”,也是这个意思。“默而识之”,这四个字就能把《鬼谷子》全部的思想都包含进去!默,自己藏在暗处,不公开;识之,把周围的环境、状态全部搞懂、搞明白,让别人不知道你已经搞懂、搞明白了。能做到这点,别人把你当傻瓜,结果你看那些人才真正是傻瓜。这个时候你再出手,想想胜算如何?所以,要“善刀而藏之”!我们的这把刀,不能随便拿出来张扬。文惠君看了庖丁的表演,听了庖丁的解说,发出了由衷的赞叹:“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太好啦!我听了庖丁的这番话,终于懂得养生的道理了。上面的部分,我们一直在分析庖丁解牛的过程。自始至终运行在他解牛的这个过程当中的,就是我们前面所谈的那些技巧。那么,又是谁在控制、运用这个技巧呢?其实就是庖丁的“神”。

《养生主》第二讲(3)学会时空大挪移法

タイトル
《养生主》第二讲(3)学会时空大挪移法
Copyright
リリース日

flash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