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办不成事”反映窗口,纾困和监督一个都不能少丨时评

リリース日:


文/伍里川广州市番禺区政务服务中心大学城分中心积极推行系列政务服务便民化举措,近期,专门增设了“办不成事”反映窗口,主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等“疑难杂症”问题,打通群众办事最后一米距离。大学城分中心特地制定了工作流程服务规范及多向联动长效机制,开通企业和群众办事“便民直通车”,确保“办不成事”件件有回音。大学城分中心“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已办理业务12宗,解决问题12个,得到了群众一致认可。此前,番禺区政务服务中心已设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这说明,在该区,建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已经形成机制。不仅如此,在国内一些地方,如北京、黑龙江等地,也有了类似窗口。这也反映出民间对于此类窗口的迫切需求:群众希望办事容易、事务性环节保持畅通,不希望在办事时不顺心甚至受委屈。“办不成事”反映窗口体量虽小,作用却大。群众办不成事的困惑和愤懑,往往淤积于心,迫切需要行政层面关切回应、针对性解决。“办不成事”反映窗口便是这样一个专门打通“梗阻”、化解矛盾的特别“部门”。据报道,在大学城分中心,“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可解决的即时办理;即时解决不了的,将多渠道协调解决。可见,“办不成事”反映窗口首要功能是纾困,而且是制度性、机制性纾困。众所周知,针对民间痛点和难点,有时需要从物资或资源层面纾困,有时则需要从事务内因或“软件”层面纾困,才能有的放矢,为群众解忧。正因如此,“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备受关注和期待。事实上,在政务服务中,尽管一些部门人员未能“马上办”的本意是执行规定或者遭遇现实困难,但毕竟导致了群众奔走无功、枉费周折。既然很多情况下,这个现象是多领域、多环节形成的,那么,专门设立一个窗口,扮演“查询室”甚至“调度室”的角色,也就是题中应有之义了。其次,办事难的源头是“办事不力”,“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另一大重要功能是监督行政部门人员高效工作、为民办实事。一般而言,“办不成事”反映窗口本身并不是“办事部门”,但通过这一窗口的设置,可以直接将政务服务中存在的“堵点”梳理和展现出来,在协调中进行实际上的监督或督促。这对所涉及的部门来说,可以产生良性的压力和动力,促使其更用心用情化解难题和困惑,让群众达到办事目的。在基层工作中,不能排除个别人员服务意识不强、补位意识淡化,甚至任性而为,令群众“跑断腿”。对此,“办不成事”反映窗口自然可以向上反映、从而加以批评遏制。设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有助于营造优良的营商环境。各地的经验说明,政务服务质量上去了,营商环境才能好起来。优良的营商环境,是地方经济社会实现快速发展所必需的条件。显然,一个办事特别难、堵点特别多的地方,是很容易吓退投资者的。但说到底,建设“办不成事”反映窗口是一项民心工程。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聚焦“急难愁盼”,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意味着必须创新思路、积极开拓,用“切口小”、效果好的招数惠民生、暖民心、解民忧。从这个意义上而言,“办不成事”反映窗口的设立和推广,兼具现实意义和前景——当然,未来,当“办不成事”现象消失之后,“办不成事”反映窗口也就完成历史使命了。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责编 | 张齐 谢小婉校对 | 周勇

设“办不成事”反映窗口,纾困和监督一个都不能少丨时评

タイトル
设“办不成事”反映窗口,纾困和监督一个都不能少丨时评
Copyright
リリース日

flash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