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通管道收费一万九:还有多少“天价维修费”涉诈? | 时评

リリース日:


文/丰收近日,上海警方捣毁一“以疏通管道为名,推销高价管道疏通剂牟取暴利”的诈骗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37名,涉案金额逾600万元人民币。在该团伙“运作”下,消费者往往需花费3000元至5000元为管道疏通服务买单,最多一单竟高达19000元。水管堵、电器坏、锁难开等民生问题,在现代城市居民生活中很常见。但不是每个居民都能自己动手解决问题,很多居民因欠缺相关知识、没有维修工具或者怕脏怕累,只能寻求专业人员上门服务。然而,部分居民通过网上找来上门维修服务,最终付出远超想象的成本。以疏通马桶、管道为例,上海部分居民的遭遇就是一个缩影。在某平台搜索时发现,一次上门疏通明明只要70元,但维修人员却通过一整套诈骗话术,让居民付出了近5000元维修费。即诈骗团伙以低价为诱饵让居民上钩,继而设计出“二选一”方案让居民选择疏通剂来疏通。而成本仅为4元/瓶的疏通剂,被维修人员卖到了400多元,利润为100多倍。而且,维修人员趁居民不注意,一次性把十几瓶疏通剂倒入管道。那么算下来,居民就得支付几千元甚至上万元。一般人或许想不到,在“天价维修费”背后,隐藏着诈骗团伙,其诈骗手段有完整的设计。诈骗团伙除了利用某些生活服务平台低价宣传外,还会利用某些电商平台向客户“证明”高价疏通剂的价格合理性。这反映出诈骗团伙的狡猾,也反映出相关平台未能守土尽责,被利用充当了“帮凶”。多亏警方破案让我们看清了真相。既然上海“天价疏通费”涉嫌诈骗,那么生活中常见的其他“天价维修费”,如修燃气灶、开锁、修家电,少则花费数百元,多则花费上千元,是否也存在涉“诈”问题?只要这类上门维修服务实际收费与最初报价、广告宣传出入很大,或者实际成本与收费差距很大,消费者就需要在心中打一个问号。可以说,这种诈骗行为猖獗,既表明部分居民对日常维修等民生“小事”警惕意识不高,也暴露出部分电商平台未能尽到审核等责任,还表明社区、物业等居民身边的服务机构没有提供应该有的配套服务,给了诈骗团伙出没的机会。试想一下,如果每个社区、物业公司乃至街道,都能为附近居民提供日常所需的民生维修服务,那么居民何必舍近求“网”,选择不熟悉的维修服务。若相关平台对入住商户资格、广告等行为加强审核,相关部门对各类生活、电商平台加强日常监管,诈骗团伙还有机会得逞吗?去年,商务部等12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的意见》,并公布了《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指南》,如果这些文件能落地,居民在步行15分钟左右的范围内或者打一个电话就能解决维修等问题,恐怕相关诈骗团伙难以生存,“天价维修费”也会画上句号。民生领域无小事。水管堵、电器坏、锁难开……这样的事情,看起来是小事,但对居民而言都不是小事。一旦骗子利用这类民生问题进行诈骗,那就是涉及违法犯罪、公共服务欠缺的大事情。希望各地警方也重视当地的“天价维修费”,依法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并希望社区服务尽快补上短板。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图片 | 视觉中国责编 | 张齐 姜雪媛校对 | 马曼婷

疏通管道收费一万九:还有多少“天价维修费”涉诈? | 时评

タイトル
疏通管道收费一万九:还有多少“天价维修费”涉诈? | 时评
Copyright
リリース日

flash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