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牢抓住县域振兴这个“牛鼻子”|全会快评

リリース日:


文/李国辉作为全国经济第一大省,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一直是困扰和制约广东未来发展的突出问题。“县域”一头连着城市、一头连着乡村,是解决城乡区域发展失衡的关键环节。立足新的历史方位,广东将发力县域作为探索中国式现代化广东路径的重要一环,通过县域振兴,高水平谋划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广东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强调,要突出县域振兴,高水平谋划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全会决定启动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通过大力推进强县促镇带村,深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扎实推进城乡面貌改善提升,强化县域振兴落地落实的政策机制支撑,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向着更高水平和更高质量迈进。“全国百强县”榜单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最高水平,广东曾一度是百强县的“霸榜”强省,经济的腾飞可以说是建立在县域经济的奇迹上。而与之相应的是,由于广东县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冷热不均,在珠三角经济发达县“退榜”并相继纳入市辖区管理后,广东在“全国百强县”的榜单上呈现了一种后继乏“县”的状态。国内相关研究机构以经济实力、增长潜力、富裕程度、绿色发展等维度作为评价指标编制的2021、2022年全国百强县榜单中,广东仅有惠州博罗县入围,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东现今县域中,缺乏更多有全国影响力的新生代“尖子生”。新的县域格局下,广东的县域发展特别是粤东西北45个县的发展已成为制约新时代广东高质量发展的“短板”之一。一组数据显示,广东全省21个地市122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中,除65个市辖区外,还有57个县,包括了20个县级市、34个县及3个自治县。这57个县占据广东土地面积的71.7%,但常住人口仅占广东的27.96%,经济总量仅占全省的12.5%,也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广东县域经济发展的总体上的失衡状况。不可忽略的是,广东的广袤县域中,并不乏一些人才辈出、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的地区。如江门台山市素有“全国第一侨乡”之称,也是著名的“排球之乡”,曾入选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台山端芬镇海口埠还被称为“广府人出海第一港”;又如惠州惠东县,享有“岭东重郡”“粤东商埠”的美誉,是有名的清洁能源大县,核电、风电、煤电、海上风电、光伏发电项目全覆盖;还有茂名高州市,是“高凉文化”的重要发源地,还是广东教育强县,也是广东唯一的“国家级医改示范县”,被誉为“全国水果第一市”……诸如以上有着丰富资源、巨大潜力的县,广东还有不少,如能抓住机遇,在逐渐走出疫情影响的“拼经济”浪潮中先行一步,或将为广东的县域振兴起到不可估量的带动作用。实现县域振兴,要固牢优势特色,找到发展路径。全会为推动县域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要因地制宜研究县域经济的定位和主攻方向,培育县域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进一步增强辐射带动力”;实现县域振兴,要积极“融圈”、借势发力。通过建立新型帮扶机制,让更多落后县域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珠三角都市圈发展氛围,实现“以大托小”,打破县域发展的天花板;实现县域振兴,要坚持制造业当家,突出绿美广东引领。既要通过发挥产业空间充足、要素成本低廉等优势,进一步吸纳珠三角城市制造业要素资源的溢出,促进经济快速增长,又要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绿色发展,守住绿水青山。“县域活则全省活”,广东要牢牢抓住县域振兴这个“牛鼻子”,把县镇村发展的短板转化为广东高质量发展的潜力板,扎实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向着更高水平和更高质量迈进。或许在不远的未来,在新的“全国百强县”榜单上,广东将拥有更多席位。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图片 | 视觉中国责编 | 张齐 李妹妍校对 | 彭继业

牢牢抓住县域振兴这个“牛鼻子”|全会快评

タイトル
牢牢抓住县域振兴这个“牛鼻子”|全会快评
Copyright
リリース日

flash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