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除围蔽设施不该留下“手尾”丨时评

リリース日:


文/杨明伟近日,肇庆市民黄先生爆料,“他的车子不小心扎到了路上的螺丝,怀疑是此前路面上的围挡安装或拆除时,相关部门没有清理干净。”黄先生表示,除了他自己的车,其所在公司的车辆,也发现有车子的轮胎,扎到了这种螺丝钉。“这些螺丝钉,都是很新的,而且都是同样的款式,应该是拆除围挡时遗留下来的。希望相关部门能及时派人加强检查,及时将这些螺丝钉清理干净。”他表示。众所周知,近期因疫情防控需要,包括肇庆市端州城区在内的全国不少地方实施了封控管理措施,安装了水马、栅栏、铁皮等,对疫情防控工作产生了较好的作用。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各地对疫情防控工作进行了相关调整,11月30日下午,肇庆有关部门根据要求,对封控管理的道路及时拆除围蔽设施。这本是一件好事,但留下了不少“手尾”。有市民将拍到的照片和视频发到微信朋友圈,显示在拆除围蔽设施的地方留下了不少安全隐患,诸如一个个尖锐的小铁钉、一个个崭新的小螺丝,还有一个个小坑洞等。这些东西看似不起眼,却对小孩、老人以及往来车辆造成了隐患,轻则导致行人跌跤摔倒、车胎扎破爆胎,重则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等大事故。笔者建议有关单位在拆除封控路面围蔽设施时,一定要及时、认真、彻底地消除安全隐患,要清除路面杂物,特别是要清除那些看起来不显眼的小铁钉、小螺丝。当然,及时消除类似安全隐患,不仅应在这次疫情封控围蔽撤除之后,在城市日常管理中,凡是进行道路市政施工、维修,及举行重大活动时实施交通管制,只要安放了水马、安装了栅栏,拆除设施后一定要认真检查,不留安全隐患,不给过路群众带来麻烦。希望有关部门对类似情况认真研究,形成制度,把这一件小事办好,将提高市政管理水平的努力落在每一个细节。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责编 | 张齐 谢小婉校对 | 马曼婷

拆除围蔽设施不该留下“手尾”丨时评

タイトル
拆除围蔽设施不该留下“手尾”丨时评
Copyright
リリース日

flash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