彻查“特斯拉连撞”事故真相,直面新能源汽车安全争议|时评

リリース日:


文/朱昌俊连日来,潮州“特斯拉连撞”事件备受舆论关注。11月5日,广东潮州一辆特斯拉小车行驶中突然失控,造成2死3伤的严重后果。11月15日,特斯拉相关人士介绍,他们已经把涉事车辆的行车数据交给警方、第三方机构和车主方,现在正等待第三方的鉴定结果。11月16日,涉事特斯拉车主的家属回应媒体表示,他们至今没有拿到事故车辆的行车数据,如果不能在警方和第三方检测机构之前拿到数据,他们不会承认第三方检测机构的鉴定结果。近年来,与新能源汽车刹车失灵相关的交通事故已经出现多次。这其中,知名品牌特斯拉更是屡屡陷入争议。此次事故造成2死3伤的严重后果,更是增加了社会的关注度。和此前的同类事故一样,到目前为止,围绕到底是刹车失灵还是驾驶者操作失误,各方争执不下。比如,车主的儿子表示,父亲欲刹车时发现制动踏板很硬,踩不下去无法停车,只好开车继续往前行驶,最终发生事故。而特斯拉官方则回应称,本次事故中事故车辆电门被长期深踩,无踩刹车动作。此外,根据事发视频,网友围绕这起事故也存在多种分析和猜测。总之,该事故到目前为止仍是“罗生门”,公共讨论不妨慎下结论。随着第三方检测机构的介入,相信事件的真相会有一个初步的结果。但问题在于,即便调查结果出炉,是否会获得认同,目前来看仍是一个未知数。如从公开信息来看,特斯拉方面声称已经把车辆的行车数据交给车主方,但车主方表示否认,这里面到底是谁在撒谎,就是一个问题。而第三方检测机构到底要由谁来指定,可能同样是一个事关事故调查程序正义的事。且这方面的争议几乎在每一次新能源汽车事故后都会出现。这表明,当前新能源汽车的事故调查和处置机制或还有待完善。相比传统燃油车,新能源汽车事故调查增加了更多的复杂性。这与新能源汽车本身的构造特点有关,但是不是也与调查机制的不成熟或既有的监管规定未落实有关,同样值得探讨。如公开信息显示,2019年3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新能源汽车产品召回管理的通知》,首次针对新能源汽车的事故处理作出规定。其中就明确,新能源汽车在中国市场上发生交通碰撞、火灾等相关事故,有关生产者应立即组织调查分析,并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报告调查分析结果。然而报道显示,2020年国内共发生的约70起新能源汽车起火事故中,只有10余起得到企业承诺开展调查的回应,且最终仅有4家车企公布了起火原因。这种事故信息披露上的不透明,可能既影响到企业在技术改进上的动力,也伤害到公众对新能源汽车的信任度。同样,目前新能源汽车疑似刹车失灵的现象多有发生,但大多数事件往往不了了之,留下的是一团团疑云。这不仅对具体的新能源汽车品牌造成不利影响,也给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增加了阴影。这一次“特斯拉连撞”事故的调查,在这方面能否有所突破,乃至形成一个值得参考的事故调查处置范例,值得观察。需要注意的是,新能源汽车在事故调查和责任认定上的“模糊”性,已经直接影响到了公众对新能源汽车安全的信任。这几天就有媒体报道,已有部分车主通过改装来提升“安全感”。如有特斯拉车主给自己新买的特斯拉驾驶室底部安装了可拍摄刹车位置的迷你摄像头,用于突发状况下的“作证”。这种选择或许略显黑色幽默,但可能真实地反映了部分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安全的担忧。要有效提升公众对新能源汽车安全的信任,整个行业包括监管层面,或许都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做。(羊城晚报时评投稿邮箱:wbsp@ycwb.com)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图片 | 涉事特斯拉车主家属微博责编 | 张齐 李妹妍

彻查“特斯拉连撞”事故真相,直面新能源汽车安全争议|时评

タイトル
彻查“特斯拉连撞”事故真相,直面新能源汽车安全争议|时评
Copyright
リリース日

flash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