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難特輯1】如何用一件作品來象徵整個歐洲的苦難?最後人們選擇了這位藝術家----凱特・科爾維茨

リリース日:

戰爭不只是戰術與武器,更多的是人的悲歡離合。
故事要從1993年開始說起,那時兩德剛剛合併,這時德國的柯爾總理決心
要在東西柏林邊界打造一座戰爭受害者紀念館,而裡面放置的雕像,
要象徵在過去一個世紀內,整個歐洲的苦難。
.
那現在問題來了,到底什麼雕像才能完美的呈現人們的磨難呢?
最後柯爾總理決定,就是女藝術家凱特‧科爾維茨(Käthe Kollwitz)的《聖殤像》(pietà)
.
原來,這位出生在19世紀、擅長觀察人民悲苦的女藝術家
在一戰爆發的第十天,她18歲的小兒子彼得就在戰場上被一發子彈穿過嘴巴身亡。
在接到消息的那天早上,她感受到的不是悲傷、而是虛無
她走進兒子的房間,把雙手握在床架上,金屬的寒涼侵入了她的手心。
她看著牆上掛著兒子的照片輪廓,想著兒子的種種愛好:撞球、攀岩、
星星、逃學、溜冰、北義大利托斯卡尼的五月份、用英語閱讀奧斯卡王爾德。
.
凱特緊緊握著彼得房間的床頭,直到她的關節發白為止。這時情緒終於滿溢了出來。
她把自己的臉埋進雙手裡,不斷的嗚咽著:「這些孩子、這些孩子……」,
都已經回不來了。
.
她曾經想為兒子立一座紀念物,但一直到兒子逝去20年後
她才終於完成這一件雕塑:聖殤像。
這講的是聖母瑪麗亞懷抱死去的耶穌。雖然是基督教的故事,但象徵的卻是所有失去兒子的母親。
一位母親坐在那裡,懷中躺著死去的兒子。
但跟其他基督教畫像不同的是,母親沒有把兒子的屍體呈現出來,反而是用自己的衣服遮蓋兒子、不讓他受到進一步的傷害。
但那種徒勞無功的姿勢,卻產生了極為強烈的悲愴感。那裡沒有一絲救贖世人的跡象,只有對屠殺做出的回應與控訴。
.
然而萬萬沒想到,當柯爾總理宣布這個決定時,批評竟然如排山倒海一般而來
到底是為什麼呢??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災難特輯1】如何用一件作品來象徵整個歐洲的苦難?最後人們選擇了這位藝術家----凱特・科爾維茨

タイトル
【災難特輯1】如何用一件作品來象徵整個歐洲的苦難?最後人們選擇了這位藝術家----凱特・科爾維茨
Copyright
リリース日

flash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