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9】如何与垃圾生活在一个地球上

リリース日:

将近半个世纪前,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在《看不见的城市》中虚构出莱奥尼亚,一座通过不断更新、不断产生废弃物来维持自身存在的“垃圾城市”。半个世纪后,莱奥尼亚成为常态,生活在其中的每个人都是垃圾的生产者和制造者。但随手一丢,就可以彻底摆脱垃圾吗?将这些废弃物逐出视线,就意味着它们的彻底消失吗?如果垃圾不分类,它终将回到你的身边——通过空气、水、土壤等等途径,重新回到我们的体内。作为人口第一大国,垃圾围城的景象并不少见,我们为什么到现在才开始为垃圾分类而紧张?如果垃圾不分类,会造成哪些恶果?为何在中国,垃圾分类的推广工作开展地如此艰难?为何说垃圾的历史就是一部转移的历史?如今当垃圾和废弃物成为全人类需要面临的共同问题,我们将如何应对?本期节目请到资深NGO工作者毛达老师,我们从上海即将推行的垃圾分类条例聊起,谈谈垃圾、废弃物以及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替代性生活方式。
【主持】
傅适野(媒体人,界面文化记者,新浪微博@ssshiye)
张之琪(媒体人,新浪微博@Zzzzzhiqi)
黄月(媒体人,界面文化资深编辑)
【嘉宾】
毛达(零废弃联盟政策顾问,环境史博士)
[05:30]垃圾分类立法后,猫屎如何分类?
[09:10]垃圾分类系统是一个从源头到终端的连贯体系
[15:10]如果厨余垃圾不分类,产生的污染将会作用于我们自身
[20:40]垃圾分类的理念是一种舶来品,接受这一理念需要时间和诸多准备
[25:10]没有全社会各方面的配合,垃圾分类所需的努力将会转移至个人
[30:20]不同国家和地区对于不分类的处罚条例
[39:03]垃圾和污染物的全球转移与地域不公
[45:25]零废弃是一种怎样的生活方式?
[52:46]在市场上获取商品服务时,应尽量减少因没有选择带来的包装废弃物
[58:29]对于产生大量垃圾的行业的真实社会代价,我们仍然缺乏了解
[1:02:58]之琪由于过度消费产生了购买“赎罪券”的心态
[1:06:54]不以资本增长衡量经济成效的模式是否可能?
【本期节目中使用的音乐】
片头:“我是一部垃圾车”,乡城儿童合唱团,专辑《童谣世界,Vol.3》,2007
片尾:“大地”, Beyond,专辑《大地》,1990
【与我们互动】
新浪微博 @剩余价值SurplusValue

【019】如何与垃圾生活在一个地球上

タイトル
【019】如何与垃圾生活在一个地球上
Copyright
リリース日

flash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