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2EP48 尼采生平(上):出身牧師家庭,兒時玩伴稱之為「聖殿的耶穌」,飽經神學訓練;愛上叔本華哲學,變成對抗西方哲學傳統嘅先導者丨《悲劇哲學家尼采》+《哲學的故事》

リリース日:

如果你有試過讀莊子、老子嘅原文,睇睇下睇唔明,結果走去搵一本莊子、老子嘅註釋,咁你好可能會見過陳鼓應嘅作品,因為佢所編著嘅今註今譯系列,可以話係莊子、老子註譯嘅教科書。或者,大家對於陳鼓應嘅印象,就係一個道家研究者,尤其係佢提出「中國哲學道家主幹說」,指出中國文化嘅主軸同道家關係非常緊密,呢種講法,自成一家之言。

其實,陳鼓應早年對尼采思想非常著迷。喺19世紀60年代初到70年代初,當陳鼓應讀緊臺大研究所同喺大學做講師時期,就有著力於尼采思想{呢點同臺灣大學嘅傅佩榮都幾似,傅佩榮早年受卡繆影響,之後先轉向研究中國哲學}。喺1984年到1989年,陳鼓應喺北京大學哲學系講課嘅時候,再度研究尼采。「雖然期間時斷時續,但尼采哲學早已內化於我的思想,成為我生命的一部分。」(〈經典全新修訂版序〉)

對於尼采嘅著迷,使得佢喺1963年已經出版《悲劇哲學家尼采》,到2022年臺灣商務再搵陳鼓應出修訂版,佢都無諗住改書名(通常隔咁耐出修訂版都會改一改書名),因為陳鼓應認為「《悲劇哲學家尼采》是我在一九六三年出版的第一本書,書中內容集中體現了年輕時的我對尼采的熱情,這種熱情從來沒有消退過,這也是我仍然樂於沿用原書名並特別珍惜本書的原因。」

點解陳鼓應會對尼采有住咁強烈嘅熱愛?佢指出,「如果我沒有走進尼采的世界,我這一生肯定是完全不同的走向。」而佢喺《悲劇哲學家尼采》嘅〈前言〉提到,佢喺世上有兩本最愛好嘅書,一本係《莊子》,另一本就係《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Thus Spake Zarathustra),所以佢後嚟嘅研究,其實係要將莊子同尼采調和,佢喺《莊子思想散步》嘅前言提到,莊子同尼采「這兩者在思想解放和個性張揚方面有許多共同點,而尼采的激情投入與莊子的清明超脫,正有如希臘悲劇中戴歐尼索士(Dionysus;酒神)與阿波羅(Apollo;太陽神)的兩種精神力量的相互對立並又相互協調一樣,亦反映著歷代知識分子內心的種種衝突與求取平衡。」言下之意,就係因為兩者都關懷人類命運、宣揚人文精神、開展審美嘅人生觀……

講到呢度,相信大家都知點解我要講呢本書——之前喺《牛哥解經》用福永光司講緊莊子係中國古代嘅存在主義,依家就用陳鼓應所講嘅尼采,交畀你判斷莊子同存在主義嘅關係(尼采對於存在主義有莫大影響)。當你聽完尼采嘅生平,你會發現佢已經同佢嘅哲學二合為一。

今集,我會用《悲劇哲學家尼采》加埋《哲學的故事》嚟總結尼采生平,內容包括:


「出身」:尼采出身於基督教家庭,仲有經過嚴格嘅神學學術訓練,結果認為「上帝則是如此一個粗淺的解答」。點解佢會離開神學呢?我哋會睇下佢嘅自述。



「意志哲學:悲觀叔本華」:哲學家叔本華嘅作品,對「意志」有深刻刻畫,構建出尼采年輕時嘅精神世界。我哋會簡單睇下對叔本華哲學嘅簡介。



「悲劇再現:華格納音樂」:音樂家華格納嘅作品,尼采將西方哲學分作兩個階段——蘇格拉底前同蘇格拉底後。雖然尼采呢種講法過於誇張(未見成熟),但係呢種講法令人重新審視柏拉圖哲學嘅來源同效用,我哋喺《西哲幼稚園》第9集用《非理性的人》講過,現代學者認為柏拉圖可以象徵住神話轉向哲學嘅化身,由此,西方哲學陷入難以解開嘅矛盾。所以,尼采開啟咗對古希臘哲學嘅重新審視。


由於《悲劇哲學家尼采》成書非常早,佢原本嘅內容仲係集中喺尼采本身,如果大家對於陳鼓應對比莊子同尼采有興趣,可以同我講聲,我睇下有無機會同大家分享陳鼓應另一本書,《尼采新論》。

按:正文講錯咗《悲劇的誕生》嘅完成年份,應為1872年,特此提醒,抱歉。

S2EP48 尼采生平(上):出身牧師家庭,兒時玩伴稱之為「聖殿的耶穌」,飽經神學訓練;愛上叔本華哲學,變成對抗西方哲學傳統嘅先導者丨《悲劇哲學家尼采》+《哲學的故事》

タイトル
牛哥講經
Copyright
リリース日

flash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