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先驅》第11集:力行仁愛神人合意、實踐真理乾坤一家──胡振中樞機

リリース日:

《福音先驅》第11集:力行仁愛神人合意、實踐真理乾坤一家──胡振中樞機胡振中樞機在1925年生於廣東省五華縣一個天主教家庭。在當地進入小修院,1946年前往香港,並進入華南總修院攻讀神哲學,1952年於香港主教座堂晉鐸,由駐華教廷大使黎培理總大主教祝聖。其後在香港東頭村聖母聖誕堂擔任牧民工作,一年後遠赴羅馬傳信大學攻讀聖教法律,並獲得博士學位,1956年前往美國紐約、波士頓及芝加哥等總主教區的秘書處實習,及後在台灣苗栗縣出任本堂神父達十八年。1975年,胡樞機獲教宗保祿六世委任為香港教區第五任主教,同年7月25日在香港祝聖晉牧。1988年6月29日,胡樞機在羅馬教宗御前會議接受教宗若望保祿二世的冊封,成為香港教區的首位樞機。胡樞機在致謝教宗接見他們時曾說,教宗提升一位中國主教為樞機,不單只是一項光榮,而是責任,教宗賜予香港教友不單只是祝福,而是挑戰,這實在任重道遠,不過在聖神的啟導和與教宗的共融之中,香港教友將以「精誠團結,共負責任」,努力邁向同一目標,完成使命。胡振中樞機在其二十七年的主教任期內,促使香港教區為中國國內教會服務。1980年,胡樞機注意到中國的社會變化,因此成立「聖神研究中心」,委任當時在聖神修院神哲學院任教的湯漢神父出任中心主任,促進中國與香港間的兩地交流,並按照中國國內教會所需,提供服務。及後又首肯徐錦堯神父與平信徒們成立「公教教研中心」,與中國教會加強合作。並於主教任期內先後三次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直屬機構:國務院宗教事務局之邀請訪問中國。教友盧惠德1994年以教友總會副會長的身份,獲邀請成為胡振中樞機訪京團七人組的教友代表,隨同胡樞機往北京、武漢、西安三地作牧民探訪。除了獲益良多,更深深感受到樞機不凡的智慧和辯才。在與宗教局交談的會議中,雄辯滔滔三十多個話題,毫無冷場;樞機立場堅定,提出不少意見,令官員折服,對中國教會有一定的幫助。胡樞機對修院的培育,非常重視,故此他三次訪華,均不忘探訪男女修院,而且送給每人一個精美的十字架襟章,鼓勵他們背負自己天父所賜的十字架,跟隨基督,行人生的旅途。領受的修生都感動得淚盈於睫。1989年5月14日,胡振中樞機發表《邁向光輝的十年》牧函。其中提及香港信眾應關注中國教會的發展,承擔「橋樑教會」的使命。《邁向光輝的十年》牧函發表之際,「六四」事件發生。胡樞機主持彌撒,以悼念死難學生,並為中國祈禱。胡振中樞機就「邁向光輝的十年」牧函所釐定之牧民計劃,發表「中期報告及計劃書」,並以「傳揚福音、拓展天國」作為未來五年之牧民重 點。對於1997年香港主權回歸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政治安排,胡振中樞機認為,教會將有更多的發展機遇。過渡期前後,胡樞機一直在新發展的衛星城市購地建設聖堂,有關人口遷移所產生的牧民工作未嘗稍懈。胡振中樞機自1996年被証實患上骨髓癌後,從沒有向外流露其病苦。相反,胡樞機勉力履行牧職,更在2000年領導香港教區舉行「教區會議」,為未來十年確立發展方向,以配合公元二千年開創的新紀元的牧民及福傳上的需要。2002年9月23日,胡振中樞機主懷安息,旅居人世七十七載。在胡樞機的追思彌撒中,主禮神父講道時,以「一家人」來譬喻胡振中與教徒的關係。神父說﹕「相信在坐的教友,有很多曾幫助胡樞機打點彌撒;胡樞機常常都會對身邊的人說『唔該晒,辛苦晒』,他很欣賞大家對教會的服務。不過,其實最辛苦的是胡樞機。在此,我想說『胡樞機,辛苦了』。」說到這裡,不少教徒終於忍不住哭了。胡振中樞機是天主教香港教區在任最長的主教,牧養本港逾廿三萬天主教徒27年,慈愛形象長留教友心中。

《福音先驅》第11集:力行仁愛神人合意、實踐真理乾坤一家──胡振中樞機

タイトル
《福音先驅》第11集:力行仁愛神人合意、實踐真理乾坤一家──胡振中樞機
Copyright
リリース日

flash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