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14 你的永恆是我的再一天|疫情時期談啟蒙電影(下)

リリース日:

特別來賓: 鄭志國(粉絲專頁「神秘河流」)、Alfredo Liao(粉絲專頁「Blog on Cinema 電影誌」)

0:00-30:40 Alfredo 的啟蒙電影1:《何處是我朋友家》(Where Is the Friend's Home?,1987)

30:40-01:01:39 Alfredo 的啟蒙電影2:《美麗羅賽塔》(Rosetta,1999)

01:01:39-01:54:18 藏書閣的啟蒙電影:《永遠的一天》(Eternity and a Day,1998)
--
支持我們,請🤑贊助連結,或到apple podcast🙌留言給我們,我們的Patreon 訂閱制會員也上線囉。
narcinemaism@gmail.com⬅合作📧聯絡請點。
也可以追蹤我們的 ig:甜寒(wallysinwander) /趙鐸(wu3vupx03)
--
「就在樹之前
有條比神所能夢見還更翠綠的花園小徑
那兒有真實友誼
同樣寬闊的愛
你往路的盡頭走去
又是上坡
穿越成年
接著轉向孤獨之花朵
到達花朵前面兩步
停在大地神話的永恆之泉
一股無形的恐懼將擄獲你
在誠摯流動的天空裡
你講聽見窸窣聲
在一棵高聳的松樹上
你將看見一位孩童
他講光築成的巢中汲取一隻雛雞
你問他
何處是朋友的家」
Sohrab Sepehri 《地址》


●在如履薄冰地感受到可能降臨的末日,去回歸當時開天闢地意義生成的創世時刻,在緊掐著最後流逝時間的片刻,瞥見天國臨在的永恆


●獨屬於各個影評人的私密時刻,分享與電影產生羈絆的生命故事


●Alfredo對於自己影評寫作的深刻對白:從啟蒙電影的差別聊到影評人們對於影評風格不同之間的認知:寫影評是如何可以是與對於自我喜好的覺察與探索過程,如何可以是與不同喜好對話、交互滲透與最後再辨析出自己的歷程?


●趙鐸(藏書閣)終於有機會發洩他對安哲的愛,大呼過癮,滔滔不絕,講了就停不下來


●何處是我朋友家如何透過看似寫實的鏡頭與故事打造出詩意的空間?何處是我朋友家呈現出多少關於生命情境的精彩寓言?如何解讀何處是我朋友家的結局:小男孩最後沒有敲門的原因?書本裡的花朵的象徵意義?何處是我朋友家和這部作品之後阿巴斯的創作有什麼可以互相參照的地方?何處是我朋友家為何散發著關於電影的魔法?這樣子的電影魔法如何與片中的情節作巧妙的扣合?


●美麗羅賽塔與布列松的慕雪德有什麼可供對照的地方?美麗羅賽塔如何拿捏寫實的特殊性與人性普遍性之間的平衡?美麗羅賽塔的動人之處為何?為何它會成為一部能夠撼動人心進而影響現實體制的作品?如何看出美麗羅賽塔中的宗教性?


●安哲羅普洛斯的長鏡頭有何特色?如何能與安德列巴贊對長鏡頭的理解進行對話?為何片名直翻要叫做「永遠」與「一天」?片中透露出什麼樣的時間哲學?為什麼會說安哲羅普洛斯的長鏡頭有劇場式的連續性幻覺?永遠的一天如何透過他的長鏡頭推移和場面調度,去抒展片中的時間哲學與意義探索,兩者之間彼此交織出的緊密結構?安哲羅普洛斯在二十一世紀不再是討論的核心了嗎?他是上一代的作品嗎?為什麼說其實今日恰恰應該是最適合看永遠的一天的時刻呢?永遠和一天如何深刻地刻劃詩人如何在危厄的生存困境下如履薄冰地探索意義的可能?如何評估語言、意義與身分認同的連結在永遠的一天中的定位?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還是有第三種可能?


「明天究竟會延續多久?」
「永遠,再一天」

EP14 你的永恆是我的再一天|疫情時期談啟蒙電影(下)

タイトル
EP14 你的永恆是我的再一天|疫情時期談啟蒙電影(下)
Copyright
リリース日

flash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