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大班,厨龄三年:幼儿园里劳动热

リリース日:


据新华社报道,切菜、烙馍、石磨豆浆……在江苏省徐州市徐海路幼儿园,一群身着围裙、头戴厨帽的孩子当上了大厨。园长张乾告诉记者,这是幼儿园的日常劳动课,每天都有不同年级的学生参加。去年秋天,在一场“山楂红了”主题活动中,孩子们捡了一兜子山楂,却因为担心不卫生不敢吃,只能拿到教室的桌板上临摹作画。“为什么不能在大好秋光里享用果实呢?”几个老师一商量,请村里的老师傅给孩子们砌了个灶台,开始教孩子们生火熬糖,现做冰糖葫芦。5月23日,江苏省徐州市徐海路幼儿园,孩子们在剥蒜。新华社记者赵久龙摄“我们给孩子两口大锅,孩子给了我们一场‘奇迹’。”张乾说,生火做饭、拓印扎染、伺花弄草、喂养牲畜成了孩子们最爱的课程。“当然怕孩子受伤,但更怕给不了孩子们一个快乐的童年。”张乾说,“幼儿园有围墙,但教育不应该有,孩子们理应从天地万物间获取知识,感受物候的变化、生命的美好。”园区还专门开辟了一块养殖区,让孔雀、松鼠、兔子等动物陪伴孩子们成长,副园长张田说,老师们平时更多扮演支持者、观察者和引导者的角色,让孩子们自己探索,出现矛盾、问题自己解决。5月23日,江苏省徐州市徐海路幼儿园,孩子们正在进行生活劳动实践。新华社记者赵久龙摄“不敢相信我家儿子居然会包饺子!”“前些日子又让我给她买个空气炸锅。”“手机都不爱玩了,还会主动帮忙做家务。”从家长们的口中,不难看出孩子们的变化,他们也乐见其成,不少家长甚至送来柴火给孩子们烧饭用。大(3)班的吴卓航曾经性格内向,做起饭来却是一把好手,成了孩子们口中的大厨,现在,他阳光自信,掌勺间隙不时手舞足蹈。5月23日,江苏省徐州市徐海路幼儿园,孩子们在做扎染。新华社记者赵久龙摄“教育的本质不是把每个水桶装满,而是点亮每一盏灯,发现每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劳动课寓教于乐,让孩子们锻炼了动手能力、协作能力、组织能力。”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殷飞说,幼儿园把课堂搬出教室,搬到“厨房”、田间,把教育融入生活和自然,反映了教育教学不应局限于校园之内,知识的源泉亦非仅在书本。“人生不是轨道,而是一片旷野,但旷野的风声不该只在书里。”张乾说,孩子们的人生没有彩排,她和同事们想在孩子们经停的第一个驿站,为他们种下自信、阳光、勇敢的种子。来源 | 新华社编审 | 郑宗敏 崔骞尹(实习生)

学历大班,厨龄三年:幼儿园里劳动热

タイトル
贵州独山警方:男子酒后与家人争执持刀伤人致2死3伤,已落网
Copyright
リリース日

flash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