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壓帶不穩定環境,週三前留意午後雷雨

リリース日:

低壓帶不穩定環境,週三前留意午後雷雨

受到大陸高壓前緣微弱北風南下以及台灣東方低壓帶不穩定環境的共同影響,昨天(28日)一早在北台灣就開始有斷斷續續的降雨出現,中午過後西半部地區的熱對流發展也十分明顯,尤其中部、南部一帶有局部較大雨勢以及短時強降雨發生的情況。降雨增多之後,原本各地高溫不退的情況也獲得了緩解,尤其是花東縱谷一帶,昨天的最高溫降到34度左右,比起先前連續多日40度上下的高溫來說舒緩了不少,其他地方的溫度也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雖然還不到有涼意的程度,但是至少人體的感受上來說有稍微好了一些。

今天(29日)原先為台灣帶來微弱偏北風的大陸高壓向東移動,台灣附近的大環境風向轉為東北風到偏東風,雲量沒有昨天多,但是低壓帶的範圍仍然涵蓋到台灣,因此整體大氣條件還是不太穩定,各地上午大致為多雲到晴的天氣,午後容易有熱對流發展帶來雷雨的機會,局部地區雨勢仍然會比較大,尤其中部、南部還是有可能出現局部短時強降雨現象,提醒大家午後外出仍要多加注意天氣變化的情況。雲量減少之後,上午期間大部分地方都有陽光,預期各地的高溫會比昨天要來得回升,預報資料顯示白天各地高溫普遍落在32-35度間,局部地區有36度或以上高溫發生的機會,外出除了注意午後雷雨外,防曬防中暑的準備還是不可缺少。

明天到後天(30-31日)台灣附近仍位於偏東風的環境內,低壓帶的範圍向東調整,台灣位於邊緣,水氣有減少的趨勢,大氣不穩定的程度也較為下降,不過中午過後還是會有午後雷雨發生的機會,尤其是中部、南部地區,仍可能有局部短時較大雨勢出現。溫度方面,白天各地高溫預估仍普遍落在33-35度間,局部地區還是會有36度或以上高溫出現的可能性。

週四(9月1日)之後的天氣變化看起來比較複雜,昨天下午在日本東南方海面上形成的今年第11號颱風軒嵐諾將是主要的關鍵角色。大部分的預報資料顯示,軒嵐諾颱風在未來2-3天內將會跟台灣東方海面的大範圍低壓帶產生互動,逐漸相互整合,整合的過程中會讓軒嵐諾颱風快速向西或西南西的方向趨向琉球群島附近海域,也就是有逐漸接近台灣東方海面的趨勢,預估週四、週五(9月1-2日)就會來到台灣以東、琉球附近海面,如果到時候軒嵐諾颱風的位置較為接近台灣,而且強度以及範圍都明顯擴大的話,外圍環流就會開始影響台灣的天氣,迎風面包括中部以北、東北部一帶下雨的機會提高,即使颱風位置沒有非常接近,外圍的偏北風仍然有可能會對北台灣的天氣造成影響。到了週末(3-4日)的天氣好壞就完全要看軒嵐諾颱風的動態而定了,若是颱風最後順利北轉離開,外圍環流或是偏北風仍然會為北台灣帶來較高的降雨機率,若是有機會更靠近台灣,那麼天氣情況就會更加惡劣。由於4-5天之後的預報變化還非常大,有待後續密切觀察,也請您要持續留意最新的天氣變化資訊。

以上氣象由天氣風險/吳聖宇 提供

低壓帶不穩定環境,週三前留意午後雷雨

タイトル
低壓帶不穩定環境,週三前留意午後雷雨
Copyright
リリース日

flash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