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9(五)為愛而受苦

リリース日:

3.29(五)為愛而受苦 聖週五 若望福音十九17-30 依五二13-五三12; 希四14~五 聆聽聖言   耶穌自己背著十字架出來,到了一個名叫「髑髏」的地方,希伯來話叫「哥耳哥達」,他們就在那裏把他釘在十字架上,同他一起另有兩個人:一個在這邊,一個在那邊,耶穌在中間。比拉多寫了個牌子,放在十字架上端,寫的是:「納匝肋人耶穌,猶太人的君王。」這牌子有許多猶太人唸了,因為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的地方離城很近,字是用希伯來、羅馬和希臘文寫的。於是猶太人的司祭長就對比拉多說:「不要寫猶太人的君王,該寫他自己說:我是猶太人的君王。」比拉多答覆說:「我寫了,就寫了。」兵士將耶穌釘在十字架上後,拿了他的衣服,分成四分,每人一分;又拿了長衣,因那長衣是無縫的,由上到下渾然織成,所以他們彼此說:「我們不要把它撕開,我們擲骰,看是誰的。」這就應驗了經上的話:『他們瓜分了我的衣服,為我的長衣,他們拈鬮。』士兵果然這樣作了。在耶穌的十字架旁,站著他的母親和他母親的姊妹,還有克羅帕的妻子瑪利亞和瑪利亞瑪達肋納。耶穌看見母親,又看見他所愛的門徒站在旁邊,就對母親說:「女人,看,你的兒子!」然後,又對那門徒說:「看,你的母親!」就從那時起,那門徒把她接到自己家裏。此後,耶穌因知道一切事都完成了,為應驗經上的話,遂說:「我渴。」有一個盛滿了醋的器皿放在那裏,有人便將海綿浸滿了醋,綁在長槍上,送到他的口邊。耶穌一嚐了那醋,便說:「完成了。」就低下頭,交付了靈魂。 釋經小幫手 今天,讓我們默想耶穌為了愛我們,堅決走完祂的十字苦路。人在狀況好的時候,容易給予;一旦心情不好、受了傷,卻會封閉自己,把愛沒收。耶穌如何在痛苦中繼續去愛呢?若望福音在耶穌受難的開始說:「耶穌知道祂離此世歸父的時辰已到…因知道父把一切已交在他手中,也知道自己是從天主來的,又要往天主那裡去,就從席間起來,脫下外衣…」(若十三1-3)耶穌脫下外衣的動作是自願謙虛自己,自願在苦中接納、付出和寬恕。沒有人能逼迫一個人謙虛自己,特別是內心的謙虛。耶穌在受苦、被釘死、被侮辱的過程中,一點傲氣、怨恨和暴力都沒有。祂怎麼做得到呢?祂「知道自己是從天主來的,又要往天主那裡去」。耶穌清楚知道自己生命的方向感,知道即便受苦,祂的生命也有清楚的目標,不會失去意義。很多時候我們想要藉由自己的努力變成有用的人,這不見得是件壞事,但一旦碰到挫折,就會覺得自己沒有用,因為成就不了什麼,達不到目標。換言之,我們很容易在痛苦中迷失方向。耶穌在受難時的平安來自於祂有方向感,就是信任那掌握祂的每一滴血、汗和淚水的天父。在別人眼前,祂是徹底的失敗,但耶穌選擇信任的是天父。當祂低頭交付靈魂時,他並不是被絕望壓倒,而是將一切完全交托給天主,相信祂超越自己生命所能控制的。 品嚐聖言 耶穌背著十字架出來,到了名叫「髑髏」的地方,在那裏被釘在十字架上。 活出聖言 你怎麼能向耶穌學習,讓經歷的苦難也能有意義? 全心祈禱 耶穌,祢願意我們相信,為愛而受的苦是有意義的!請幫助我不要害怕痛苦。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3.29(五)為愛而受苦

タイトル
3.29(五)為愛而受苦
Copyright
リリース日

flash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