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閱聽人,我們如何閱讀『資訊』?】專訪 RE:LAB 叉叉:什麼時候可以透過設計打開大腦思考,而不是只有情緒吸收

リリース日:

本集《設計關鍵字》邀請到擅長資訊設計的 Re:Lab 創辦人叉叉來到節目,和我們分享資訊設計如何在內容行銷上發揮作用,幫助品牌增強用戶體驗的同時,也能說出一個令人有感的好故事。 過去,每逢時事討論的高峰期,各種不同意見、立場的資訊圖表就會不斷地在社群上被轉發,包括近期國會法案爭議在內,可以很明顯地在社群上面看到,究竟哪些資訊圖表比較備受信任?當然,不只是社會重要議題的討論,現在也有更多的場景——例如「內容行銷」方面,資訊圖表設計都是不可或缺的存在。但,究竟是什麼樣的趨勢驅動「資訊設計」越來越被受重視呢? ✦ 本集 𝕋𝕒𝕜𝕖𝕒𝕨𝕒𝕪 ✦ O 「資訊」和「設計」兩者組合而成,這兩者究竟孰輕孰重? O 要如何挑選資訊,又如何透過設計不宣兵奪主地把資訊忠實地展現? O 對於資訊的「滿足感」為什麼有可能是我們的錯覺? O 「資訊」、「設計」和「故事」在資訊設計中,分別故事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O 如何做出一個「具有信任感」的資訊設計? ✦ 本集來賓✦ 劉又瑄(叉叉) / RE:LAB、OOOPEN Lab 共同創辦人 喜歡與問題相處,探索、解構、把玩、打磨生活和工作中遇見的問題,再跳進資料庫中、躲進人群裡,挖掘問題的答案,最後把有趣的資訊轉化成更友善的溝通體驗,讓答案走進人心。 ___ 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n6xlgfrzaou0874ej23lndb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n6xlgfrzaou0874ej23lndb/comments 聯絡我們 ➤ sd@shoppingdesign.com.tw 各平台收聽《設計關鍵字》 ➤ https://bit.ly/3uP82P7 Shopping Design 網站 ➤ https://www.shoppingdesign.com.tw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作為閱聽人,我們如何閱讀『資訊』?】專訪 RE:LAB 叉叉:什麼時候可以透過設計打開大腦思考,而不是只有情緒吸收

タイトル
S1EP15【別懷疑,品牌也需要定期做健檢】專訪瑜悅設計 黃國瑜 ▶▶ 設計新商業
Copyright
リリース日

flash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