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先驅》從拉丁到本地的聖樂──劉榮耀神父 (LAU, Wing-Yiu Paul) 1908-1986

リリース日:

這年代的香港天主教徒,在每個星期天,在參與彌撒時,唱著神聖又親切的廣東話歌詠時,可有想像到,曾幾何時,在彌撒中用的全是拉丁文的聖詠?能夠擁有這這麼大的轉化,我們應該感謝今天要介紹的這一位神父:劉榮耀神父的努力。在他身上散發著敢於創新,面對挑戰的精神。 劉榮耀神父在1908年出生於天主教家庭,他自小便喜愛音樂,亦喜歡到聖堂聆聽歌詠團及管風琴的音樂。可以說劉神父是在充滿教會音樂環境之下成長。1931至1934年間,劉神父進入中國華南總修院(即現今香港聖神修院)攻讀神哲學,在這期間劉神父以練琴為娛樂。劉神父年紀尚輕,但他已彈得一手好鋼琴和風琴,也常在聖堂禮儀中擔任司琴。他在創作路上,顯出了劉神父的謙卑與恆心,劉神父尚未成為神父時,已開始學習作曲。1934年被祝聖為神父。劉神父是香港教區首批司鐸中的一位。劉神父被委派到廣東省海豐、陸豐和惠州一帶擔任牧職;其後,回香港服務,在這期間,他的音樂創作從未間斷,亦曾跟隨戴遐齡神父學習作曲,並且自研和聲學、對位法及賦格曲等音樂技巧。在最初戴神父看了他作的曲,對他說:「尚未成熟,不好公開演奏。」但劉神父並沒有灰心,繼續努力,再三的創作也呈交戴神父過目。終於戴神父欣慰他的作品,高興地對他說:「很好!現在你作的曲已能在大庭廣眾演奏了!繼續作吧,為愈顯主榮!」早期的天主教會在彌撒中的讀經與聖樂也是用拉丁文,對於一些教友也是不少的困難,幸好天主教教會在1963-1965實行禮儀本地化,香港教區也漸漸改用中文的聖樂,自然地廣東話的中文聖樂需求也同時大增。在當時中文聖樂是十分缺乏,劉神父便率先創作中文聖樂;用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創作中文聖樂以解決當時中文聖樂的不足。在推廣本地聖樂,劉神父作出極大的貢獻和影響。劉神父是首位以廣東話創作聖樂的作曲家,創作了多達四百五十首以上。1986年9月13日,劉神父因癌症病逝,享年78歲。他大部分的作品,輯錄於「聖歌選集」、「頌恩」、「心頌」、「禮樂集」系列中。劉榮耀神父,善用了天主給他的天賦,並以謙卑的心回應了那時時代的需要,也造福了今天我們的生活。劉榮神父曾說過:「啊!有甚麼值得說的 ,我只是在興到時寫一兩首曲吧了 ,算不上甚麼成就的 。」也許就是這種謙虛卻不放棄的精神,就是改變時代的要素。

《福音先驅》從拉丁到本地的聖樂──劉榮耀神父 (LAU, Wing-Yiu Paul) 1908-1986

タイトル
《福音先驅》從拉丁到本地的聖樂──劉榮耀神父 (LAU, Wing-Yiu Paul) 1908-1986
Copyright
リリース日

flash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