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南禅-第八盘 8.6

リリース日:


出、入、息,这个修法,差不多有所成就的,这些祖师们,多半是带到修这个加行法而得成就的,很重要。那么后来发展成密宗所谓修气修脉,道家的这些修气功的发展,都是这个法门演变出来的,我们知道现在这个生命活到,这个生命只是两样东西组合的,一个是感觉,一个是知觉,感觉状态就是触法,触与受,知觉就是思与想。在佛学里头思想两个字有层次的差别。我们现在脑子里头,心里头,能够想的,这个叫做妄想。“思”不是这个想,想是很粗的,思是很细。譬如我们今天,天气冷了,大家出来忘记了戴帽子,然后坐在这里一边头发冷,一边想家里那个帽子放在什么地方,而这里还在听课,还在记录,还在想呢,那个心念,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那个是“思”。这几句古词念过的吧,总应该知道吧,你们这些小孩子的时候念古人的词没唸过啊,奇怪啰。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这是古词哦,古人的词句、名句、名作,那么全首是:“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鉤,寂寞梧桐庭院锁深秋。”李后主的名句。“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次序是这样。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鉤,无言独上西楼,是第一句,次序(指点写黑板的同学写的次序)。大家都说李后主的词,那真是好埃无言独上西楼,如果我常常跟同学们上文学的课,那讲法就不是这样的啊,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鉤,多美埃文学就是文学,月如鉤,如果拿科学来研究啊,上半有弦,还是下半有弦?上半月的月亮还是一钩,下半月还是一钩,上半月的钩是怎么样,倒钩还是反钩?下半月是哪个钩,我们大家都活了二、三十岁,也看过好多次月亮,上半月的月亮同下半月的月亮,有什么不同?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一定没有注意,所以不是艺术家,也不是画家,也不是科学家,只有窝在家里讨一个太太,一个女的站在旁过看一条猪那个家,这个都不知道。我们上文学课讲个笑话,如果是:无言独上西楼,月如盤。一点味道都没有,那就不是文学境界了。十五的月亮像个盤子一样,那下一句不是“无言独上西楼,月如盤,红烧的面包吃不完”。那就不叫文学了,对不对?“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那个味道之好,好得个文学的味道。厦门城外普陀寺,这个味道不大够。好像那个红烧肉啊,发干了的火腿一样,味道不好。“姑苏城外寒山寺,”那就像苏州菜一样,又脆又嫩又温柔。这个文学境界就是那么不同。不是跟你们讲笑话,所以你们写一篇佛学的文章,写一封信不同。像我们这里有一位上海的女青年,写一本书叫做‘禅林漫步’,她的文学境界蛮高的,写得很有味道。我刚才在那里看到她,我说你带几本来没有?她只带了几本。我说多带点来埃文学的修养,古代的高僧每一个文学都很高的。

南怀瑾|南禅-第八盘 8.6

タイトル
南怀瑾|南禅-第八盘 8.6
Copyright
リリース日

flash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