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雍和宫祈福,新的一年福气爆棚缩混

リリース日:


Hi大家好,欢迎收听本期行走的背包,我是你们的老朋友主播大江。北方的朋友可能都听过一句童谣,“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前几天是腊八节,北方的传统习俗是每到腊八,每家都要熬上一锅香甜的腊八粥,才算是正式拉开过年的序幕。刚巧,腊八前两天大江去北京出差,一个朋友听说我正好在北京,就约了我一起来雍和宫祈福。我也是没想到,他会为了早点领到腊八粥,早上6点就帽子、围巾、手套全副武装,天还没亮就拉着我到了雍和宫门口。九点一到,雍和宫大门正式打开,因为来得早,我们成了最早领到腊八粥的那批人。我很佩服我朋友的毅力,但他说,其实来雍和宫除了领腊八粥和祈福,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他略显羞涩地说,单身多年,最近这不找到了女朋友,所以来雍和宫还愿来了。因为北京有”男雍和女红螺“的说法,据说求姻缘,男生到雍和宫特别灵,而女生到红螺寺会很灵。本来朋友也没把这事儿放在心上,但特别巧,来雍和宫没多久,就遇到了一个特别心仪的对象,还很顺利地走到了一起,所以才非拉着我来不可,原来可不只是因为什么腊八粥。他说上次来只是大概参观了一下,这次不一样,提前做足了功课,还自告奋勇地当起了导游,给大江介绍起了雍和宫的历史。雍和宫本来是雍亲王府,是雍正登基做皇帝之前住过的地方,也是乾隆皇帝出生的地方,所以被称为“龙潜福地”,连殿宇都是“皇帝专用”的黄瓦红墙,跟紫禁城皇宫是一样的规格。后来雍正和乾隆都搬去了皇宫,雍正就把雍亲王府改成了行宫,名字也改成了雍和宫。雍正驾崩后呢,雍和宫就空了下来。但毕竟是皇帝住过的地方,既不能给别人住,也不好一直空置下去。这个问题看起来有点棘手,但根本没难倒机智的乾隆,他把雍和宫改成了皇家的佛教寺院,既能表现出乾隆对雍正的思念,也没有拉低皇帝的身份。大江觉得,如果乾隆身在职场,一定也是个善于解决问题的职场达人。或许是出于礼貌,乾隆还保留了雍和宫这个名字,所以雍和宫乍一听,好像跟灵隐寺、少林寺这些寺庙画风不同,不像一所寺庙的名字。毕竟雍和宫是皇帝专用,气场和派头还是很足的。迈入雍和宫,能看到一座高大的彩绘木雕牌楼。仔细看会发现,这座牌楼三门九顶,正面的匾额上写着“寰海尊亲”,背面则写着“群生仁寿”。这些匾额都是乾隆亲自写的,意思就是让天下所有人都尊重亲人,健康长寿。再往里走,就是一条又宽又长的大道,也叫辇道,据说是皇帝来雍和宫礼佛祭祖的专用通道,类似于明星的VIP通道,毕竟封建社会最大的VIP就是皇帝。道路两旁是高大的银杏树,不过现在已经是深冬了,只留下了光秃秃的树干。因为雍和宫很有名,其实几年前大江也来参观过。还记得那时还是秋天,辇道上铺满了金黄的银杏叶,游客拍照的热烈气氛一点不输苏州道前街。这次来临近年关,大江发现啊,虽然冬天的雍和宫比秋天少了点生气,但依旧丝毫不缺人气,无论哪条路上都有不少游客。这条曾经的VIP通道,两侧都有法物流通处和赠香处。朋友告诉大江,法物流通处的香灰手串特别火,据说是用雍和宫里的香灰烧出来的,他也打算买两串,一串送给女友,另一串过年回家带给老妈。虽然最近家乡的疫情有点严重,但他真心希望,过年前家乡的疫情能得到控制,因为他很久没回家见父母了,今年打算带着女朋友回家多住几天。朋友是典型的北方汉子,情绪内敛,但提起父母和女友的时候,脸上还是会有藏不住的温情。我们一进到流通处,就看到里面挤满了年轻人。朋友迅速选择了两串,一边走一边向我介绍他的战利品。像珍珠一样白净光滑的瓷手串,送给他的女友,希望能给女友带来好运。而另一串低调的深蓝色琉璃手串,送给他的母亲,希望能给母亲带去健康。出了法物流通处,我们在赠香处一人领取了一把赠香,进了昭泰门。想来雍和宫的朋友不用自带香火,雍和宫可以免费领取,非常方便。进门后抬头一看就是雍和门殿,这里曾经是雍亲王府大门的所在地,殿里供奉着布袋尊者和四大天王。大殿两边有一对铜狮子,中间一点是两座铜鼎,铜鼎前站满了正在上香的游客。因为雍和宫的建筑都是木质材料,应该是出于安全考虑,点燃的线香都要放入殿前的铜鼎里。大江特别喜欢雍和门殿,东西两侧的八角碑亭,碑亭一角上还挂着风铃,冬天的阳光温柔地洒下来,有一种穿越回古代的诗意。在八角碑亭斜前方,有一座钟楼和鼓楼,中国寺庙自古就有“晨钟暮鼓”的规矩,早晨先钟后鼓,晚上先鼓后钟,用来勉励出家的人勤奋修行。雍和门后面有一座御碑亭,亭子有一座汉白玉石碑,上面刻着乾隆82岁时写下的《喇嘛说》。御碑亭前的香炉也大有来头,是清代皇帝的御用香炉,据说世界上只有两座,一座在故宫的御花园,另一座就是这里的古鼎香炉。在往里走就是雍和宫大殿,这里是清代皇帝进行朝拜的地方,相当于很多寺庙的大雄宝殿。殿前的匾额上“雍和宫”三个字,也是乾隆亲笔写的,匾额蓝底金字,四周镂空雕刻了九条金龙。大殿中间供奉着三尊鎏金佛像,据朋友说,最中间的是主持现在世释迦牟尼佛,左右两侧分别是主持过去世的燃灯佛、和现在世的弥勒佛,两侧还供奉了十八罗汉像。大江温馨提示,别忘了转一转雍和宫两侧的转经筒,据说每转一次就能积累一次功德,给自己和家人带来好运。雍和宫两侧还有四座侧殿,相当于僧人的学校,是学习佛教显宗理论、密宗理论、天文和药学的地方。再往里走就是永佑殿,这里曾经是雍正休息读书的地方。殿里同样供奉着三尊佛像,中间供奉着主管西方极乐世界的无量寿佛,西侧是主管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佛,东侧是纪念藏传佛教大师的狮吼佛。永佑殿旁边还有个开光室,不大,因为可以免费开光,也排起了长队。我们去的当天因为人太多,所以朋友抽空再来给手串开光。永佑殿后的法轮殿,以前是雍正妻子的起居室,后来改成了僧人诵经的地方,殿里供奉着宗喀巴大师的鎏金铜像。东西两侧的墙上,彩绘了释迦牟尼佛经历磨难、最终成佛的34个故事,大江仔细看了下,对比度和鲜艳度特别高,不知道要花费多少功夫,才能画出这么精美的壁画,而且还经历住了时间的考验,感觉真的很震撼。因为逛得时间有点久了,我和朋友打算走出殿外休息一会儿。虽然是冬天,但是松柏颜色依然很苍翠,冬天的阳光洒在红墙黄瓦的宫殿上,在蓝天的映衬下,显得庄严华丽,皇家范儿十足。殿前的香炉盛满了香火,殿门笼罩在一片烟火气里,只要在这里待上一会儿,就会感觉到特别安定,在北京这样快节奏的城市里,真的可以说是一片世外桃源。再往里走就是万福阁,匾额上依旧是乾隆皇帝手写的“净域慧因”。从某种意义来说,雍和宫可以称得上是乾隆皇帝字体展了。殿内供奉着弥勒大佛,是世界上最高大的独木佛像,打破了吉尼斯世界纪录,据说这尊大佛是用一根20多米长的白檀木雕刻成的,从下往上看,真的好高!大概有三层楼的高度。每到一个宫殿,我们都郑重其事地敬上三支香,虔诚地为自己和家人祈福。最近疫情多发,常年在外行走的大江,也因此取消了很多计划好的行程,所以大江最大的心愿就是疫情早点过去,大家能恢复正常的生活,也希望一直在收听节目的朋友们,都能平安顺遂。出了雍和宫,道路两边到处是卖香火和佛像的小店。偶然碰到一家店在卖驴打滚和小吊梨汤,大江突然想念起驴打滚的味道。因为朋友在减肥,近期不吃任何甜食,所以大江只能一人独享这些老北京的地道小吃了。我让老板切了两大块驴打滚,一块带给心心念念的同事,剩下一块用来填补我空空如也的肚子。驴打滚外层的黄豆面中和了豆沙馅的甜,白色的糯米口感绵软,咬上一大口嘴里会有淡淡的豆香,要说驴打滚,还是路边小店的地道。再喝上几口热乎乎的小吊梨汤,清甜解渴,从胃里缓缓升起一股暖意,突然感觉全身被温暖包围。好啦,谢谢你收听本期的《行走的背包》,我是主播谦大江,大家可以关注我的微博,谦大江,谦虚的谦。新年就要到了,你去哪里沾福气了吗?欢迎你来和我分享你的祈福故事,我们下期节目再见咯!拜了个拜。

来雍和宫祈福,新的一年福气爆棚缩混

タイトル
来雍和宫祈福,新的一年福气爆棚缩混
Copyright
リリース日

flash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