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个月大的“孩子”为何抢着买玩具?

リリース日:


据安徽时评报道,“喂喂喂,我是鸡块,薯条在吗?”“我是薯条,收到收到。”最近,“麦麦对讲机”成为互联网的新“顶流”。这是“六一”前,麦当劳推出的新玩具。它有多火呢?一经上线,店家的小程序就被挤爆到无法下单,话题#麦当劳App崩了#一度冲上微博热搜。还没到儿童节,上线的50万个对讲机已经宣告售罄。不仅如此,肯德基、必胜客、奈雪的茶等多个品牌也相继推出儿童节联名产品,部分爆款产品在社交媒体引发热议。有趣的是,不少工作人员表示,来抢购的基本都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反而很少见到家长带着小孩来买。这届成年人到底有多爱玩?近年来,一些价值不菲的玩具先后上市,说明消费群体早已不局限于儿童,乐高、手办、车模、机器人等,都是这届成年人喜欢收集的玩具,江湖上甚至有“玩具一面墙,一线一套房”的传说。成年人在儿童节“成会玩”,或许是一种对童年时期玩具匮乏的心理补偿,也与经济社会的多元化发展密不可分。随着“宅经济”“悦己经济”的兴起,情绪价值成为新的消费赛道,叠加一些玩具具有的社交价值,帮助消费者获得情感上的放松,愿意为提升生活愉悦感买单。一边是摆起“可爱擂台”的品牌商家,一边是为情绪消费“冲冲冲”的成年人,在这个儿童节开启了一场“双向奔赴”。事实上,不仅是儿童节的玩具,当前“禁止蕉绿”“情绪稳定花盆”等相关商品,多次冲上淘宝热搜,观赏香蕉单店销售超过10万件。热爱玩具的不仅仅是年轻人,许多中老年人亦不能免俗。毕竟拥有一颗童心,是保持精神不老的妙方,是焕发青春的源泉,是快乐长寿的秘诀。目前,国内面向中老年人受众的玩具店数量有限。在电商网站搜索关键词,只有不多的几家专营店。有人认为,中老年人不愿为了玩具消费,市场前景并不乐观。其实,只是我们没有用合适的玩具打动中老年人而已。300个月大的“孩子”抢着买玩具,这一现象带给我们启示:如何让成年人也能和孩子一起,享受“六一”儿童节的快乐?就家庭而言,可以用玩具做媒介,邀请孩子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聚集在一起,用各自的玩具轮流讲一讲童年故事,这对儿童是一次家史教育和社会发展教育,对年轻的父母是一次传承教育,祖辈们也能在陪伴中获得幸福感。就商家而言,不妨把儿童友好、青年友好和中老年友好等市场需求结合起来,通过三者的跨界融合,寻找新的市场。由此带来的良性循环,或将会给商家带来更多商机。来源 | 安徽时评编审 | 郑宗敏 崔骞尹(实习生)

300个月大的“孩子”为何抢着买玩具?

タイトル
汽车格栅因养车门店操作不当导致变形?双方就赔偿问题未达成一致
Copyright
リリース日

flash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