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植物学家的野外生存|《沈奕斐的人类观察》

リリース日:

大家好,在新的一年里,我们为大家推出一个系列播客《沈奕斐的人类观察》,在这个节目中,我们会邀请来自人类学领域专家,为大家分享人类学领域的专业内容。今天我们依然邀请复旦大学生物科学院卢宝荣教授,聊一聊他在野外工作中的奇闻逸事,同时也聊一聊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谷物到底是怎么被驯化出来的,和卢宝荣教授一起探索神奇的植物世界。【内容提要】09:27 植物学家的野外生存21:23 为什么要去野外采样?30:58 生物学与人类学有什么关联?38:54 为什么谷物成为了人类的主食?56:20 人类如何“驯化”植物?60:32 我们正在面对粮食危机吗?67:07 为什么说植物也有“母爱”?👨🏻‍🎓卢宝荣简介:复旦大学生态与进化生物学系首届主任,生物多样性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首届学术委员会主任,复旦大学希徳书院院长。他在近 40 年的研究生涯里,专注于小麦族、稻属和大豆属野生近缘种系统与进化生物学、种群遗传学、保护遗传学、生态学和生物安全研究,曾经在国际水稻研究所做种质资源专家、国际环境生物安全学会主席、小麦族国际协作组委会的副主席。现任国家生物安全委员会常委、上海市植物学会副理事长、科普作家协会常务理事。自2020年,卢宝荣教授连续3年入选了斯坦福大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卢宝荣教授也是一个多才多艺的“斜杠青年”,画过广告牌、做过芭蕾舞演员,后来与植物学结缘成为了一名植物研究者,今天就听一听卢教授的斜杠人生,看看他是怎么从舞蹈演员变成一位植物学家的?如果你对卢宝荣教授感兴趣,欢迎你关注他的公众号“梦飞科学艺术空间”(wxid_fha1ntuzasi111),他会定期在公众号上发布艺术与科普的相关内容。附录:卢宝荣教授摄影作品婚礼之歌:新郎(雄蕊上)在对新娘(雌蕊下)倾诉深深爱意聪敏的萱草:为了避免近亲繁殖,一朵花中的雌蕊(下)远远避开雄蕊植物智慧:靠昆虫传粉的花朵永远会将花打造得异常艳丽植物智慧:风媒传粉的狗尾草不会消耗能量来构建美丽花朵朵青稞之美:植物貌似孔雀开屏的芒是为了保护自己的种子【One More Thing】-最近,我的爱情课的沟通彩蛋课上线啦。我希望通过一门系统的课程,来帮助大家去解决爱情里不同阶段、不同类型的沟通问题。希望大家能愉快地和别人形成链接,鼓励自己更勇敢地跨出第一步。为了回馈一直关注和支持我的粉丝,截止2月22日,课程都有维持在折扣价149。如果你感兴趣,欢迎你搜索公众号「光之来处」去看一看。-我做的《沈奕斐性教育课》已经上线,我想通过这门课,和你一起坦诚地聊聊成年人的爱与性。所有我们过去回避的性教育,我们一次性讲清楚。希望每个成年人都能享受性愉悦,更享受爱情。如果你感兴趣,欢迎你搜索公众号「光之来处」去看一看。-如果你对「社会学爱情思维课」、CP卡牌感兴趣,你可以: 搜索公众号“光之来处”去购买。 如果你需要咨询跟亲密关系相关的问题,也可以在“光之来处”公众号回复“知识星球”或者“咨询”,我会来回答你的困惑。-如果你对「在2021年聊性别」感兴趣,你可以: 在「小宇宙首页搜索」和「沈奕斐的播客主页」看到这个付费播客的购买入口, 我们也把「提纲」放在「购买页面」上了,你可以去详细看看和试听。出品:光之来处策划:王敏澄设计:马晓羽剪辑:王小满

112.植物学家的野外生存|《沈奕斐的人类观察》

タイトル
112.植物学家的野外生存|《沈奕斐的人类观察》
Copyright
リリース日

flash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