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迪選讀特別集 | 關於1月9日國家級警報的問與答 ft.《軍事相對論》主持人相振為

リリース日:

2024年1月9日下午3點17分,台灣國防部發佈國家級警報,一時之間各種資訊、猜測和質疑甚囂塵上。當下人們心中有千萬個問號,不僅詢問警報發動的原因,更迫切想知道,萬一真的是飛彈來襲,收到簡訊的我們該怎麼辦。

今天這集我邀請台灣軍事記者,同時也是 【軍事相對論】主持人相振為,一一為大家解答這次國家級警報帶來的疑問,以及未來我們可能應對的策略。

【1/10 17:28 振為粉專更正】
消息來源檢視處置規定後,再度確認

🚀 誰可以發布緊急簡訊:
空軍作戰指揮部空中管制中心,於獲知敵機或不明機情況,判明有進襲台澎地區之可能,並進入我警報發放線(自台灣沿海邊緣起70海浬)以內時,即下達警報命令。
1️⃣ 要注意的是,這一項是針對「 #航空器 (如戰鬥機、轟炸機等)」所下的處置作為,並非針對 #飛彈 或 #火箭。因此並不適用於這一次的情況。
2️⃣ 70海浬(約129公里)是向上計算的說法,消息來源來更正,是「平面」向外而非「垂直」向上。而這條只是警報發放線,但每次情況可能都不同,因此「需搭配各種不同情況來考慮發放警報。」
3️⃣ 所以當中國發射飛彈或火箭時,軍方要如何決定發布警告與否?目前還是由空軍作戰指揮部的指揮官來決定,這次決定發放的標準在「火箭飛行路徑偏離」,指揮官「主觀」認定有危險而發布警報,與高度無關;但上次中國軍演,飛彈飛越上空為何不報?則是考量演習區域與發射路徑「並無偏離」,因此只掌控而不發警報。

本集內容:
中國到底發射了什麼
火箭和飛彈差在哪裡?
Missile泛指火箭嗎?
為什麼衛星要發射國家級警報?
觸發警報的程序是什麼?
為什麼裴洛西來台那五顆沒發,衛星卻發了?
到天空幾公里算我們的領空?
假設真的是飛彈,國軍攔的下來嗎?
發射時間和警報差了十分鐘,這樣夠逃難嗎?
收到簡訊後最先做什麼
哪裡有防空空間呢?
要在防空洞等多久才能出來?
家有老小要如何逃難?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敏迪選讀特別集 | 關於1月9日國家級警報的問與答 ft.《軍事相對論》主持人相振為

タイトル
敏迪選讀特別集 | 關於1月9日國家級警報的問與答 ft.《軍事相對論》主持人相振為
Copyright
リリース日

flash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