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语读书】005.螽斯_周南_诗经讲解——猜猜螽斯是什么昆虫

リリース日:


添加微信公众号:夏语无声,免费获取讲解的文字部分。                           螽   斯螽(zhōng)斯羽①,诜(shēn)诜②兮。宜尔子孙,振(zhēn)振③兮。螽斯羽,薨(hōng)薨④兮。宜尔子孙,绳(mǐn)绳⑤兮。螽斯羽,揖(jí)揖⑥兮。宜尔子孙,蛰(zhé)蛰⑦兮。注释及译文①螽(zhōng)斯:或名斯螽,蚣蝑(gōng xū),常称为“蝈蝈”。②诜诜(shēn ):同莘莘,众多的样子。③宜:多。尔:你,也只被祝福的人。    振振(zhēn):茂盛的样子。“宜尔子孙,振(zhēn)振兮。”和下文的“宜尔子孙,绳绳兮”,“宜尔子孙,蛰蛰兮”都是说:祝福你的子孙多到世世代代繁衍昌盛。“振(zhēn)振”在《詩經·周南·麟之趾》中还将出现:“麟之趾,振振公子,于嗟麟兮。”,这里的“振(zhēn)振”是指仁厚的样子。 ④薨薨(hōng):很多虫飞的声音。这里形容螽斯的齐鸣声。薨薨也常用来形容各种其他声音,如雷声、鼓声、流水声、填土声等。《诗经·大雅·緜(mián)》:“捄(jū)之陾陾(réng)),度(duó)之薨薨。”这里的薨薨用来形容填土声。宋代苏轼有诗云:“薨薨晓鼓动,万指罗沟坑。”这里的薨薨是形容击鼓声。 ⑤绳绳(mǐn):延绵不绝的样子。《老子》:“绳绳兮不可名,复归於无物。”近代康有为《强学会序》:“夫中国之在大地也,神圣绳绳,国最有名。”“绳绳”还有小心谨慎之意。《管子·宙合》:“故君子绳绳乎慎其所先。” ⑥揖揖(jí):“集”之假借,会聚的样子。宋代欧阳修诗:“我年虽少君,白发已揖揖。” ⑦蛰蛰(zhé):多,聚集。唐代李贺《感讽》诗之五:“石根秋水明,石畔秋草瘦。侵衣野竹香,蛰蛰垂叶厚。 ”《螽斯》全诗只有短短三章,而一共用了六组叠词,使全篇韵味无穷。就意象而言,蝗虫产卵孵化的若虫极多,年生两代或三代,可谓是多子的昆虫。诗篇正以此作比,寄兴于物,寄物寓情;“子孙众多,言若螽斯”,可见,华夏先民多子多福的观念,在尧舜之世已深入民心。读到《螽斯》,让我想起台北故宫博物院的一件知名度极高的藏品翠玉白菜,上有两只虫,一只蝗虫,一只螽斯。此件翠玉白菜原是永和宫的陈设器,永和宫为清末瑾妃所居之宫殿,据说翠玉白菜即为其随嫁的嫁妆。白菜寓意清白;象征新嫁娘的纯洁,菜叶上的螽斯和蝗虫则代表了多子多孙,多福多寿。《诗经·豳风·七月》中说“五月斯螽动股”,预示着夏天的到来。所以有句谚语说“蝈蝈叫,夏天到。”还记得诗经的第一篇《关雎》吗?“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这是描写初春的景象,寓意着,男女动情婚嫁于春天。而这首《螽斯》则是出现在孟夏季节,寓意着,婚嫁之后,接着就该在夏天孕育新的生命,繁衍后代了。这倒很符合中国道家顺应天时的主张呢。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微信公众号:夏语读书                                             

【夏语读书】005.螽斯_周南_诗经讲解——猜猜螽斯是什么昆虫

タイトル
【夏语读书】005.螽斯_周南_诗经讲解——猜猜螽斯是什么昆虫
Copyright
リリース日

flash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