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懂艺术展怎么办?换个思路就有收获啦-摄影早自习第2276天

リリース日:


加入摄影早自习群,请加微信:nihaoyelaoshi(暗号:喜马拉雅)早安,我是叶梓,今天是摄影早自习陪伴大家的第2276天。经常听人这么感叹艺术展览,说这也叫艺术?好像我也能拍!那为什么他的照片值1000万一张,我的照片却无人问津呢?难道真的是因为这些艺术家善于炒作?因为艺术是一种玄学,是一种运气,我只是运气不好,所以没有成为艺术家,没有被人发现,是这样的吗?图片来源网络今天我花了一下午的时间看了杉本博司的展览,在北京的尤伦斯艺术中心,杉本博司最著名的几个系列的照片都在这里有展出。图片来源:ucca.org.cn其中包括那些空空荡荡的剧院,剧院里银幕的部分因为长时间曝光变得一片雪白,是实打实的空间和完全看不到的剧本。图片来源:ucca.org.cn还包括那些对着蜡像拍摄的栩栩如生的肖像作品,包括一些模糊的建筑。图片来源:ucca.org.cn还有我印象最深的那些大海或者说是水面,看上去它太简洁了,简洁的好像都已经看不出是什么了一样。整个展览中还有唯一的有色彩的作品,是杉本博司用棱镜把光给分解出来了,用光的衍射在宝利来胶片上形成的影像。你可能会想说这是什么鬼,都是模糊的,什么都没有,然后它就那么值钱。还有的人可能会说,我都看不懂这些照片,艺术太高大上了,不是我等平凡人普通老百姓能够接触得到的。其实啊,这些说法都不尽正确,我们跟艺术之间往往只隔着一层纸,捅破它,你就能理解到底什么叫艺术。那要捅破它呢,我想先从最常见的一个说法说起。很多人会说我看不懂艺术。你看,你在试图看懂艺术,这个懂啊,是用逻辑来看,你是想从你的思维层面上去知道它在干什么,这个作品有什么特别之处,它为什么那么值钱,这都是逻辑的事。但是有的时候艺术作品是要用感受的,就好像那些空空荡荡的水面一样,当你站在那样一幅巨幅的照片前的时候呢,我想你真的会感觉得到一点什么。所以如果你还不能够理解艺术作品,那你不妨就放下懂的执念,去直接用的心去感受这个作品,看不懂是没有关系的,你可以把这个想法放一放。图片来源:ucca.org.cn另外还有一种常见的说法,我都能拍出这样的照片,为什么他的那么值钱?是,从技法上来说,摄影几乎没有秘密,人家能拍出来的你都能拍得出来,有什么难呢,不就是设几个参数,等一个天气吗?所以我们从来不以你的技法的稀有性来判断一个艺术作品的价值,我们更看重的是艺术家用他的作品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注意啊,所谓的思想不一定是结论,不是说告诉你一个结果,说啊我觉得世界很美,我觉得世界很糟,不是这样的结论。它也可能就是一个思考的过程,他把他的思考过程展示给你,然后希望能够启发你的思考过程,这是艺术对思想的传递。所以如果你在看展览的过程中感觉到了什么,然后又引起了你的一些思考,我想这个展就没有白看。另外我要提醒大家,技巧和思想之间它是有先后关系的。我们学摄影的时候学了太多的技巧,如果你拍一组作品是先考虑要用什么技巧,拍完了,然后再试图给它去编一个思想的时候,这就显得有点幼稚了,会被人看穿的。但是如果你对人生是有自己的感悟的,你有自己的哲学,有自己的世界观,而这个世界观是有厚度的,能启发他人的。那么跟着这样的世界观,你再去表达你的世界观的时候,你就会去选择一些相应的摄影的技术,对吗?你看,是先有思想,后有技术,这个就叫做艺术的表达,这是艺术作品,这就不是那个幼稚鬼了。图片来源:ucca.org.cn所以啊同学们,如果你下次再有机会去看一个艺术作品的展览,不管是不是摄影的,那么你不妨从这两个方面去考虑问题,去观看展览:第一,用心感受,不要总指望着逻辑能帮上忙;第二,你要去了解艺术家的创作初衷,他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想讲一些什么样的事,他想表达一些什么样的情感或者什么样的世界观。然后再看他采用的这些技巧是否刚好适用于他想表达的内容,这样来看展相信大家会很有收获的。关于杉本博司的这个展览呢,我会在未来的这段时间里面多出几期短视频来做介绍,同学们可以预先关注一下我的抖音帐号就叫做“叶梓玩摄影”,我非常期待跟你们一起来欣赏这个展览。今天是摄影早自习陪伴大家的第2276天,我是叶梓,每天早上6:30,微信公众号以及喜马拉雅的“摄影早自习”栏目,不见不散。

看不懂艺术展怎么办?换个思路就有收获啦-摄影早自习第2276天

タイトル
看不懂艺术展怎么办?换个思路就有收获啦-摄影早自习第2276天
Copyright
リリース日

flash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