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无聊纪念照拍成大树的精灵-摄影早自习第2244天

リリース日:


早安,我是叶梓,今天是摄影早自习陪伴大家的第2244天。今天想给大家分享一张前段时间在广州拍摄的人像摄影的照片,是用OPPO手机拍摄的,我来给大家分享一点有关我当时拍摄的构图的思路,以及一点手机拍照的一种经验。© 叶梓首先我们来看看构图方面。这张照片首先是站在一棵大树前面拍摄的,这种拍法是生活中非常常见的,就是我直接站在一个喜欢的背景前。但是我们又常说背景要干净一点,不要有杂物,对吧?于是你看这个照片背景干净吗?干净的过了头了,对不对?感觉有点无聊。就有一种疑惑,就是为什么我要站这拍照呢?这只是这张照片的缺点之一。第二个缺点,是人的脸上有非常强烈的太阳光。阳光明媚是件好事,我们都喜欢,但是阳光太明媚太直接的照射在脸上,会容易形成肤色不均匀啊,然后阴影太重啊,鼻子下面有小胡子呀,眼睛看不清(你看,那个眼白都全黑了,对吧?感觉眼睛无神啊),还有头发的影子投在脸上形成各种不好看的线条等等等等,这些问题都是阳光直射带来的。所以我就常说,初学者拍照的时候尽量不要让阳光直射在脸上,它不是不能好看,是角度会比较刁钻,头发要特别注意等等。改进以后的照片 © 叶梓这张照片应该怎么拍会更好看一点呢?首先我考虑的就是让这姑娘钻到树丛的后面去,钻到树洞的里面去。然后我也走近一点,把手机放在这个树叶形成的一个洞的中间来拍照,透过这个洞来拍这个姑娘。这个圆形的洞不是很大,如果你有耐心的话,它一棵树怎么也能找到一个近似圆形的这么个树洞,从这里往里拍的时候,整个树叶就形成了一个画框。画框这个东西它很神奇,它天然就带有一种叫做仪式感,就是一看就觉得这照片会比本身更漂亮一些。所以现在手机拍照你看都自带画框,自带水印。还有就是咱们往墙上挂画的时候也会发现,你只要裱上一个框,这个照片就感觉更有仪式感了,更珍贵或者是更有价值了。于是我们就利用树叶做了个框架的构图,这是其中之一,第一个改进。第二个改进呢,就是因为有了这个框,有了近处的被阳光照到的这些树叶,所以这个画面就变成了三个层次了。近处是浅色树叶,远处是深色树叶,因为那里没被阳光照到,是树的背阴处,中间站的是人。有近有中有远,我们就形成了至少三个层次感。两层叫做没层次,三层就叫有层次了。其实不仅是在拍树的时候我们会用这个办法,拍花的时候啊,拍其他的景色的时候啊,我们也总是想着去找前景,对吧?但这一次找前景我们比较特殊,我们用树来做前景,也用同一棵树来做了背景,前景背景都是它,人被环抱其中。这张照片其实还有其他的一些小细节。比如说我是让人站到离树干比较近的位置再拍照。这种位置、这种距离就感觉人和自然之间是站在一边的,是一伙的,她是树的精灵,森林的精灵,她不是站在对立面的,她跟大自然是一伙的。另外因为这个姑娘她当天穿的衣服上半身比较长,下半身裙子的长度看上去有点短,所以为了避免它上身长下身短的一个效果,我用一点点树叶挡了一下她的最底部的裙摆的边缘,使得那个裙摆的长度被隐藏了起来,看不太到。还有就是光斑的问题。脸上如果有光斑,很容易显得肤色不均匀,而且光斑容易显得五官中有些东西会变形。比如说突然有个亮斑在你鼻子上,就会显得鼻子大,在颧骨上显得颧骨高,在下巴上显得人就很胖,它强调你的下颌骨的曲线。所以我们尽量不让人脸上有光斑,就躲一躲光斑,你往前后左右走动一下,找到一个刚好脸上没有光斑的位置。另外身上的光斑是有一点挺好的,因为它可以展示这是一个艳阳天,是一个冬日暖阳的感觉。然后这张照片其实有个小缺陷,不知道大家看出来没有,就在树叶的缝隙里,包括左侧还有右下角树叶的缝隙里,远处的景物它有的时候有虚化,有的时候又没有虚化。这其实就暴露出手机摄影的一个问题,就是它的人像模式模拟背景虚化效果的时候其实是比较吃力的,尤其遇到这种前景和背景都非常复杂的情况,它的计算很容易会出错。而背景的少许虚化,它确实比较符合我们人眼的视觉效果,也确实能够凸显主角带来氛围感,我们有的时候还真的希望去使用它。你不得不说这是个遗憾,希望在未来几年的手机算法越来越强大的前提下,我们的背景虚化能够更加自然、更加精准。现在我们知道的就是用手机人像模式拍照,尽量不要在这么复杂的情况下用人像模式,或者呢你干脆就用相机来拍照,相机和手机比起来,有的时候它还是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的。好,今天我们就简单的聊这么多,想跟我学更多的手机相机摄影技巧,欢迎你点击底部“阅读原文”,去了解叶梓老师的各式各样的摄影课,一定有你喜欢的课程。今天是摄影早自习陪伴大家的第2244天,我是叶梓,每天早上6:30,微信公众号以及喜马拉雅的“摄影早自习”栏目,不见不散。

把无聊纪念照拍成大树的精灵-摄影早自习第2244天

タイトル
把无聊纪念照拍成大树的精灵-摄影早自习第2244天
Copyright
リリース日

flash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