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 后汉与后周

リリース日:


后汉与后周五代十国时期,最短命的一个王朝便是后汉。后汉的皇帝叫刘知远。这个刘知远也是沙陀族人,原是儿皇帝石敬瑭的心腹大将。在后唐发兵攻打太原的石敬瑭时,刘知远令5000兵士挡住了后唐5万大军的围攻。石敬瑭当了儿皇帝后,任命刘知远为保义军节度使,后改任河东节度使。从这一段历史可以看出,在五代之中,有三朝,即后唐、后晋、后汉的开国之君都是沙陀人。同时,北方的契丹人也越来也越强大,逐步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政治力量和军事集团,为以后宋、辽、金对峙,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南北朝,埋下了深深的祸根。儿皇帝石敬瑭,在位苟活了18年,最终忧郁成疾而死,他的养子,也是他的侄子石重贵继位,为晋出帝。晋出帝和他的叔叔石敬瑭不同,他拒绝向契丹称臣,于是耶律德光震怒,三次派兵南下攻打后晋,于公元946年攻陷开封,石重贵投降,后晋灭亡。在契丹消灭后晋的战争中,刘知远没有与契丹军交锋,他只是据守不出,坐山观虎,只有在契丹军触犯到他的领地时,才出兵反击。契丹掳lǔ走投降的晋出帝石重贵后,刘知远便在太原称帝。改国号为汉,史称后汉。刘知远只做了7个月的后汉皇帝就病死了。临终前,他任命郭威、杨邠bīn、史弘肇三人为顾命大臣,辅佐他18岁的儿子汉隐帝刘承祐。这位汉隐帝,也是一个荒淫的君主,宠信宦官和外戚。他继位后,内有顾命大臣杨邠、史弘肇和王章等专权,外有郭威拥兵自重,威望震主。有一次,杨邠、史弘肇在朝堂上议事,刘承祐说,你们再仔细推敲推敲,别有谬误,让别人说闲话。杨邠竟说,有我们在,用不到你开口。刘承祐忍受不了,派亲信杀死了杨邠、史弘肇和王章,而后,又派使者到魏州(今河北省大名县西)去杀郭威。郭威无奈起兵反叛,于公元950年十一月抵达汴京城下。郭威进入开封后,迎后汉太后临朝听政。此时,辽军入侵,郭威奉命北上抗辽。大军在行至澶州(今河南濮阳)时发生兵变,兵士扯下黄旗,披在郭威身上,拥立他为皇帝,郭威随即率大军回到开封,于公元951年元月改国号为周,史称后周。后周太祖郭威是历史上有名的节俭皇帝,他即位后,便下诏罢黜四方进贡的珍馐美食,又从宫内拿出珍宝玉器,以及金银装饰的床几、饮食用具等几十件,放在殿廷上当众砸碎。到他临终前,又下诏薄葬。这种做法,在历代封建帝王中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公元954年,后周太祖郭威病故,周世宗柴荣继位。周世宗随即对后周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军队方面,周世宗强调严明军纪,有功者赏,有过者罚。对于在战场上临阵脱逃和抢掠民众的军官士兵一律斩首。对于中央禁军,周世宗亲自挑选武艺高强者留在军中,并招募天下豪杰,不分贫富等级,只要勇猛强悍就可以入选,这样,后周就建立起了一支强大的中央专用的军事力量。经济方面,首先鼓励开垦荒田,减轻租税,有效地促进了农业经济的恢复。其次,削弱寺院地主经济,保护国家赋役之源。唐末以来,大量人口(有的还连同土地)流入寺院,坐享免役免赋待遇,寺院地主经济恶性膨胀,缩小了国家赋役之源。周世宗大规模“毁佛”——勒令大批僧尼还俗(保留6万余人);规定僧尼出家的年龄限制、能诵读佛经等必要条件和受戒法定地点,严禁私自剃度;毁弃寺庙数万所(保留约2700所);尽毁铜佛像以铸钱币。其结果不仅使国家的财源兵源得到保证,劳动力大增,而且也基本解决了唐末以来长期存在的“钱荒”问题。政治方面,周世宗努力肃清官场积弊,严厉打击贪官污吏。于公元958年,颁布实施了《大周刑统》,使全国有了一个统一的法律。周世宗本人也常常体察民情,并惩治了很多办事不力的官员。周世宗一系列改革整顿,使后周迅速崛起,国富兵强,因而有能力南征北伐,迅速攻取后蜀、南唐辖地18州,收复契丹侵占之地3州,为后来结束五代十国时期的分裂局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周世宗是五代十国时期最有作为的一位皇帝,他励精图治,朝夕不倦,史称“一代英主”。可惜英年早逝,只活了39岁,否则他极有可能成为中国历史上结束分裂、统一天下的“大周天子”。档案No.47《大周刑统》:《大周刑统》也是以律为主,把相关的敕、令、格、式等进行汇编,然后再进行分类,编成一部法典。因为经历了后粱、后唐、后晋、后汉四代的混乱时期,唐朝的法律制度基本已被破坏得残破不堪,后周在统一北方后,对法制也进行了整理,删繁就简,基本统一了法律制度,等到后周的将军赵匡胤建立北宋后,就直接在后周《大周刑统》的基础上修订了自己的法典,但名称上还是借用了后周的“刑统”之名作为自己朝代法典的名字。

56 后汉与后周

タイトル
56 后汉与后周
Copyright
リリース日

flash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