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朱温篡唐

リリース日:


朱温篡唐朱温又名朱全忠,小名朱三,是宋州砀dàng山(今安徽砀山人),从小便不学无术,游手好闲。黄巢起义军经过他家乡时,他也参加了起义队伍。起义军占领长安,建立大齐政权,黄巢派他做同州防御使。后来唐王朝派军攻打长安,朱温见形势危急,就投靠了大唐。唐僖宗对朱温的叛变喜出望外,立即封朱温做了宣武节度使,坐镇大粱,还赐了他一个名字叫“全忠”,命他领兵镇压黄巢起义军。黄巢起义失败后,各地藩镇在镇压农民起义的过程中,都趁机争夺地盘,扩大势力,称霸一方。朱温便是割据势力中最大的一股,而且是越打势力越大。不久,唐僖宗病故,他的儿子李晔继位,为唐昭宗。公元900年,宦官刘季述发动兵变,废了唐昭宗。朱温便借护主为名,兴兵讨伐刘季述。谁知朱温还没入关,宰相崔胤就打死了刘季述,昭宗随即又复了位。昭宗重新上台,崔胤劝昭宗把所有的宦官都杀了。但是,昭宗不想把禁军大权交给外人,依然选拔了韩全海、张彦弘两个太监代替刘季述执掌兵权。崔胤情急,写信给朱温,要他率军前来迎接昭宗,其实就是逼宫。这个消息传到韩全海等人耳朵里,他们知道情势危急,就和剩下的宦官们抢先下手劫持唐昭宗到了凤翔,投靠了凤翔节度使李茂贞。朱温得知后,立即发兵凤翔,要求李茂贞交出昭宗。李茂贞兵少将寡,不是朱温的对手,于是坚守不出。见此情况,朱温大军便将凤翔城团团包围,断绝其一切粮草来源,没过多久,城内就断了粮食,又加上连日大雪,饿死、冻死者不计其数。李茂贞走投无路,只好束手就擒,朱温就这样把昭宗抢到了手里。回到长安后,朱温把宦官全部杀尽,这下,宦官势力倒是彻底清除了,而朱温却从此盘踞朝堂,做起了挟天子的把戏。不久之后,朱温又杀了宰相崔胤,杀到最后,皇宫里只剩下30多个人,只得从外地补充新的官员进宫服役。从此,朝中大权就落到了朱温一个人的手上。到了公元904年,朱温提出要把京城从长安迁到洛阳去。唐昭宗只得听从,半个字儿也不敢多说。迁都时,朱温命令兵士把长安的百姓全赶到洛阳去居住,然后派人把长安的宫室、官府和民房全部拆光,使长安变成了一座废墟之城。拆下的材料都顺着渭水、黄河运送到了洛阳。整整一个多月,从长安到洛阳的路上,挤满了被迫迁移的长安百姓,他们是一路走,一路哭,场面可谓是惨不忍睹。唐昭宗和皇后、皇子、公主、侍从及朝中的官员,也只得默默离开长安,向东行进。走到半路上,朱温就下令杀掉了昭宗身边的几个官员和200多个侍从。到了洛阳,朱温把自己的心腹将领,全部安置在京城和皇宫内外的一切军事要职上,随后就派亲信杀了唐昭宗,三天之后,立了一个13岁的孩子做了傀儡皇帝,这个孩子就是唐朝末代皇帝唐哀帝李柷chù,他是唐昭宗的第九子。这之后,朱温又把朝廷剩下的30多个大臣全部斩杀,投进了黄河。昭宗剩下的9个孩子,则被朱温召到九曲池饮酒,随后也把他们全部绞死,尸体就丢在了九曲池中。宦官杀了,皇帝杀了,老大臣也全死光了。朱温要做皇帝已经不费吹灰之力,但他还不愿意赤裸裸地登上皇位,以免引起藩镇的不服和反对,他要让唐哀帝主动把皇位让出来。公元907年三月,唐哀帝亲笔写下禅让的“御札”,向朱温“禅位”。朱温正式即位称帝,下令改国号为粱,以大粱(今河南开封)为国都,自己改名叫朱晃。立国279年,经历了20个皇帝的唐王朝,至此正式宣告结束,中国历史上又一个大分裂的时期从此开始,历史进入了战火连绵的五代十国时期。

53 朱温篡唐

タイトル
53 朱温篡唐
Copyright
リリース日

flash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