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 盛唐的崩溃——安史之乱

リリース日:


盛唐的崩溃——安史之乱唐玄宗晚年时期,逐渐过起了骄奢淫逸,挥霍无度的生活。在用人方面,也不再是任人唯贤 ,而是专用投其所好者。李林甫、杨国忠都是因此而受到重用的人。今天有一句成语叫“口蜜腹剑”,就出自李林甫的为人。凡是才能在他之上而被皇帝重视的人,李林甫都千方百计地将其除掉。他妒忌有学问之人,对于有学问的人他表面与其友好,暗中却阴谋陷害。他收买了玄宗的左右,致使玄宗的一举一动都为他所掌握,这样一来,他就可以随时采取各种措施,去迎合玄宗的需要。后来由于玄宗不理政事,加之李林甫欺下瞒上、阳奉阴违的高超手段,玄宗便非常宠信李林甫,天宝九年(公元750年),玄宗甚至把所有的贡物都赏赐给李林甫。另一个受到重用的人叫杨国忠,本名杨钊,后被玄宗赐名国忠。他是杨贵妃的从祖兄,因杨贵妃受宠从而飞黄腾达。杨国忠从侍御史做到宰相,身兼40多个职务,各种权力都集中在他一人之手。不仅在政治上专横跋扈,而且还利用其权势大肆贪污。可即便如此,玄宗仍然对他不闻不问,深信不疑。面对各种社会问题,玄宗没有警醒和改变,他仍然沉溺在酒色之中,每年的十月,照例到华清宫去过冬。每到华清宫,杨贵妃和她的姊妹韩国夫人、虢guó国夫人、秦国夫人都陪同前往。她们为了标榜自己的地位,就用金翠珠玉装饰车子,费用高达数十万贯。如果是骑马,就竞相购买名马。在华清宫,她们都有豪华的住处,生活费用非常惊人。有一个人为了讨好玄宗和杨贵妃,在得知玄宗要在华清宫新开浴池的时候,立即将在范阳以白玉制成的鱼龙雁,石莲花放在池中,玄宗见了,非常的高兴。这个讨好的人,名叫安禄山,是个胡人,懂六种民族语言,最初是一个互市牙郎(互市交易的中介人),后来机缘巧合,成为幽州节度使张守珪的部下。他抓住一切机会,贿赂lù朝廷来往使者,逐步取得玄宗的信任。安禄山又请求比自己小二十几岁的杨贵妃收他做养子。有了贵妃做靠山,安禄山飞黄腾达,玄宗更是不断赐给他高官厚禄,安禄山除了任平卢节度使外,还兼任范阳节度使、河东节度使。安禄山一人身兼三镇节度使,拥有十六七万军队,这样庞大的一支军队,足以和朝廷抗衡。而养虎为患的玄宗却浑然不觉。李林甫死后,杨国忠接任宰相,他与安禄山为了在玄宗面前争宠,互相倾轧,都想压倒对方,抬高自己的地位。他们之间的积怨越来越深,正是这种矛盾为后来的叛乱埋下了种子。唐玄宗对杨国忠和安禄山都很信任,虽然杨国忠多次在玄宗面前说安禄山要造反,但玄宗不理会。他认为,不断赐给安禄山官职,即便安禄山有谋反之心,也会感恩而不会实施谋反行动。没曾想杨国忠为了搜集安禄山的罪状,竟然指派京兆尹包围安禄山在京城的住宅,逮捕并杀死了安禄山的几个门客。安禄山的儿子安庆宗将京师的情况密报给父亲,这样一来,矛盾激化,最终,安禄山下决心起兵叛乱。天宝十四年六七月(公元755年),玄宗两次诏安禄山赴京,安禄山都置之不理。同年十一月,安禄山伪称“奉命讨伐杨国忠”为名,率领15万大军,号称20万,从范阳起兵,挥师南下。安禄山率军南进,所过州县,望风瓦解,守城的县令要么开城门投降,要么就弃城逃匿,还有的被擒杀。很快,安禄山占据洛阳称帝,国号大燕。他派兵围攻潼关,企图先攻占潼关后,进兵关中,继而夺取长安。公元756年六月十三日黎明时分,唐玄宗李隆基率领家属、亲信——杨贵妃姐妹、皇子、妃子、公主、皇孙、杨国忠、韦见素、魏方进、陈玄礼等人逃出长安。人名很多吧,其实没多少人,除了这几个,就剩下一小撮宦官。保护他们的禁军队伍总共也就3000人。逃亡队伍从延秋门出宫,沿途经过县城没东西吃,因为县令也跑了。到了中午,唐玄宗还没吃上一口东西。杨国忠无奈就弄了些干饼拿给他填肚子。在这饥渴交迫的时候,还是老百姓可爱,有的献米饭,有的献小麦,有的献大豆。那些皇子皇孙们可算见到粮食了,用手捧着,狼吞虎咽,很快就吃光了,却还没吃饱。这个情景十分悲惨,大家都哭了,唐玄宗也掩面而泣。六月十四日,逃亡队伍抵达马嵬wéi驿。这个地方在今天的陕西兴平县西北23里处。连日奔波劳顿,所有的将士又累又饿,怨言四起。就在这人心极度不稳的时候,杨国忠骑着马从马嵬驿出来,被一帮吐蕃使者拦住去路,说他们没有吃的,要返回吐蕃。恰在此时,禁军中有人高喊:杨国忠伙同胡虏谋反。杨国忠心里惊慌,怕自己说不清,骑马欲走,一支冷箭射来,杨国忠中箭落马倒在地上,一群兵士过来,将他乱刀砍死。他的儿子和韩国夫人也被军士诛杀。紧接着,陈玄礼向唐玄宗上奏:国忠谋反已被诛杀,贵妃不宜供奉,愿陛下割恩正法!这一系列行动很快,快到眨眼之间。杨国忠刚被杀,陈玄礼就跳出来代表禁军将士诉说他们的忧虑:如果杨贵妃依然留在皇帝身边,那么,诛杀杨国忠的将士们心里就更不会安宁。军心就更慌乱。唐玄宗缄默不语,他认为,杨贵妃久居深宫,即便杨国忠谋反,她又怎么会知道?她是无辜的,杀她就是杀害无辜。但是,此刻的情况是,如果不杀杨贵妃,军心乱了,不光是失掉江山的问题,自己这个皇帝的性命恐怕也难保全。高力士这时候也禀告唐玄宗说:贵妃确实无罪,但将士们已经杀了宰相,贵妃仍在左右,将士岂能心安,陛下应审时度势,方可保太平啊。唐玄宗顿感一种无力回天的悲凉。无奈之下,只得命高力士传谕,赐死杨贵妃。档案No.43藩镇割据:安史之乱爆发后,为了抵御叛军进攻,军镇制度扩展到了内地,最重要的州设立节度使,指挥几个州的军事;较次要的州设立防御使或团练使,以扼守军事要地。这些本是军事官职,但节度使又常兼所在道的观察处置使之名(由前期的采访使改名而来),观察处置使也兼都防御使或都团练使之号,都成为地方上军政长官,是州以上一级权力机构。大则节度、小则观察,构成唐代后期所谓藩镇,亦称方镇。方镇并非都是割据者,在今陕西、四川以及江淮以南的方镇绝大多数服从朝廷指挥,贡赋输纳中央,职官任免出于朝命。但是今河北地区则一直存在着名义上仍是唐朝的地方官而实际割据一方,不受朝命,不输贡赋的河北三镇;今山东、河南、湖北、山西也曾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存在类似河北三镇的藩镇;还有一些倚仗自己实力对中央跋扈不驯,甚至举行叛乱的短期割据者。江南的节度使大多是服从听命中央的,而且其所辖地区是唐中后期朝廷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后代史家把这种局面统称为“藩镇割据”。

50 盛唐的崩溃——安史之乱

タイトル
50 盛唐的崩溃——安史之乱
Copyright
リリース日

flash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