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 武后执政

リリース日:


武后执政取得皇后地位的武则天并不满足,她还想进一步掌握政权。于是,她一方面排除异己,扫清政治道路上的障碍;一方面又组织力量,培植自己的私人势力,为自己进一步掌权做准备。在排除异己方面,武则天除了害死王皇后、萧淑妃外,还积极支持高宗打击朝廷的元老派。后来,宰相上官仪认为武则天干预政事,请求高宗将武则天废除。武则天得知后,指使许敬宗陷害上官仪,致使上官仪被灭门抄家,上官仪的女儿上官婉儿被纳入宫中为婢,后来被武则天培养成一代才女兼政治家。公元683年十二月,高宗病死,中宗李显继位,尊武则天为皇太后,实际上一切政事均由武则天定夺,中宗只不过是个傀儡。这个27岁的年轻皇帝,登上皇位后,立刻着手干了三件事。第一件,迫不及待地立他的太子妃韦氏为皇后;第二件,把韦氏的父亲韦玄贞提拔为豫州刺史;第三件,让韦氏的一个八杆子打不着的远亲直接当了宰相。韦氏家族也出身贵族,可早已经没落了,家族官员的级别都比较低。如此硬性提拔,肯定是难以服众的。而李显不仅没意识到自己的鲁莽,反而变本加厉,他还要进一步提拔岳父韦玄贞为侍中。更荒唐的是,他还要授给乳母的儿子五品高官。受高宗李治遗命辅政的宰相裴炎看不下去了,出面干预、争执,认为李显的提拔不妥。李显很愤怒,认为天下都是我的,我说什么就是什么。于是,他负气说了一句话:我把天下让给韦玄贞都可以,给他个侍中有什么可惜的!裴炎马上就把这件事向武则天做了汇报。武则天既气愤又失望,她认为这个儿子的所作所为根本不配当一国之君,如此下去,天下迟早要毁在他手里。于是,武则天就和裴炎密谋,打算废黜中宗李显改立皇帝。公元684年二月,武则天在洛阳宫乾元殿召集文武百官议事。李显则高坐殿上,等候百官朝拜。令他意想不到的是,还未议事,裴炎就和中书侍郎刘之、羽林将军程务挺等人带羽林军士兵进到殿内,一副杀气腾腾的架势,进来就宣读废黜他的诏令。这个诏令当然是武则天的旨意。左右侍臣听了以后,只得遵从,将李显扶下殿。废除李显后,武则天立豫王李旦为皇帝,为唐睿宗。武则天随意废立皇帝,既与传统的男尊女卑思想水火不容,又直接威胁到李氏家族的地位。这样一来,势必引起一些人公开的反对和讨伐。首先发动兵变的是李敬业。武则天执政后,提拔的大多是武氏子弟。这就让一些没被提拔的政客很失落。李敬业就是其中之一,他原本担任眉州刺史,因为失职被贬为柳州司马。被贬官后的他很郁闷,他来到扬州。在扬州,李敬业结识了因为贪污从长安主簿贬官为临海丞的骆宾王,以及从监察御史被贬为县尉的魏思温。李敬业自称匡复上将领扬州大都督,以匡扶庐陵王李显为号召,积聚了十余万人,讨伐武则天。骆宾王还写了一篇檄文《代李敬业传檄天下人》。檄文中,列举了武则天的三大罪状:一是武则天与高宗父子乱伦,还迫害王皇后;二是杀姐姐,害哥哥,弄死高宗,毒死母亲;三是囚禁皇帝李旦。此三大罪状,极其万恶,人人得而诛之。武则天看了骆宾王写的诏书以后,对裴炎说了一句话:这样的人才,怎么早没发现?武则天完全是帝王风范,阵脚一点儿不乱,只用了7天时间,就调集了30万大军浩浩荡荡去平定叛乱。统帅是高宗的堂叔李孝逸。怎么用这个人呢?武则天是有考虑的。这个李孝逸打仗很厉害,而且,在李唐宗室里,此人辈份高,威望高。你李敬业不是号称匡扶李唐吗?那好,我就叫李唐宗室的老辈打你。不仅打服你,我还打服天下人。这是一层意思。还有一层意思,用李孝逸做将领,已经表明了武则天的态度,她和李唐宗室是一家人。很快,一场叛乱就被武则天镇压了下来。这之后,李唐宗室诸王也曾起兵反对武则天。公元688年,李唐宗室以“迎还中宗、救拔睿宗”为旗号发动叛乱,韩王李元嘉首先起兵,琅琊王李冲在博州起兵,越王李员在豫州起兵,霍王李元轨在青州起兵,鲁王李灵夔在邢州起兵。可是,武则天的兵马一到,李氏诸王不是开城投降,就是纷纷逃走,根本不堪一击。在很短的时间内,李氏诸王的叛乱就被镇压了。仅在公元690年八月,武则天一次就杀了唐宗室12人,同时还诛杀了亲党数百家,唐宗室尚存的一些幼弱都流徙到岭南。武则天登上皇帝的宝座指日可待。

46 武后执政

タイトル
46 武后执政
Copyright
リリース日

flash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