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北魏建立

リリース日:


北魏建立北魏王朝的开国皇帝拓跋珪guī,是一个遗腹子,他出身于西晋之后的动乱年代。北魏王朝的前身是代国。拓跋珪是代国末代国王拓跋什翼犍 jiān 的孙子。拓跋珪的母亲贺氏来自贺兰部,就在拓跋珪出生几个月前,代国就发生了叛乱,拓跋珪的父亲和叛乱者格斗时受了重伤,不久便去世了。父亲死了,母亲贺氏背后还有强大的贺兰部势力,为了继续笼络贺兰部,什翼犍把怀着身孕的儿媳收为自己的妻子。几个月后,贺氏生下了拓跋珪,后来又陆续与什翼犍生了三个男孩。如此乱伦的婚姻,鲜卑人并不在乎,但中原人士不能接受。拓跋珪是贺氏改嫁给什翼犍后出生的,所以当时其他国家的人们都以为他是什翼犍的儿子。于是,拓跋珪就是在这种尴尬的境地里成长起来的。公元376年10月,代国的军队被前秦击败。什翼犍、贺氏和拓跋珪等王族逃离家园。就在逃亡的路上,什翼犍的另一个儿子拓跋寔shí发动叛乱,杀死了自己的许多兄弟,又打算向其他人动手。在这个危急时刻,贺氏在贺兰部臣属们的支持下决定先发制人,她把什翼犍抓了起来,以拓跋珪“缚fù父请降”的名义向前秦军投降,希望获得他们的保护。前秦军队平定了拓跋寔的叛乱后,将什翼犍等皇族送往长安。当时的君主苻坚对拓跋寔杀害兄弟们的行为既鄙视又愤怒,当即判处他车裂,苻坚对什翼犍倒是特别优待,让他去长安太学去学习礼仪,然而,什翼犍在离开长安的那一天便去世了。对于拓跋珪,苻坚把他和贺氏都流放到了蜀地。虽然拓跋珪以“缚父请降”的名义投降,但当时的拓跋珪年仅6岁,一个6岁的孩子怎么可能把国王捆去投降呢?这一切的决定都出自于贺氏,但不孝的罪名却落到年幼的拓跋珪头上。代国灭亡后,在代国旧臣燕凤的建议下,苻坚将代国分成东、西两部管理,西边归刘卫辰统领的匈奴铁弗部,东边归刘库仁统领的鲜卑独孤部,目的是让这两个部族相互制约,达到势力上的均衡。而什翼犍的孩子基本都被处死了,只剩下拓跋珪。燕凤这时又提出要培养拓跋珪,让他长大后回代国去做首领,苻坚同意了这个建议。于是,幼年的拓跋珪又从蜀地回到了长安。长安的富庶和文明,是拓跋珪人生的第一课。在流落异乡数年后,拓跋珪迎来了人生的转机。这个转机来自于苻坚在淝水之战的惨败身亡。苻坚死后,强大的前秦政权分崩离析,臣服于他们的部族趁机脱离统治,鲜卑联盟重新建立,各个部落在今天内蒙古呼和浩特附近的牛川召开大会,拥立拓跋珪为代王。而此时,独孤部的刘显打算利用什翼犍的小儿子窟咄duō,去动摇拓跋珪的王位。窟咄带领独孤部武装侵入拓跋珪的领地,在新成立的联盟内部引起了骚乱。一些不够忠诚的部落开始动摇并倒向窟咄一方,还有人打算捉拿拓跋珪去送给窟咄以示忠诚。在贺氏的辅助下,拓跋珪避开独孤部军队的锋芒,率领忠实于自己的部众转移到贺兰部,同时向后燕请求支援。后燕是慕容垂建立的国家。窟咄依附的势力是西燕,那也正是后燕的死对头。亲属关系和利害关系叠加在一起,慕容垂毫不犹豫地站在了拓跋珪一方。在慕容垂的支持下,拓跋珪打败了窟咄的军队。窟咄失败以后,刘显的实力也受到严重影响,独孤部发生内乱,拓跋珪的魏军与慕容垂的燕军利用这个机会,联合打击独孤部,大获全胜。刘显逃往西燕,独孤部的人口和财产都被燕魏联军所瓜分。可后来,慕容垂想吃掉魏国,统一北方。于是,公元395年五月,慕容垂派太子慕容宝担任主帅,带领重兵攻打拓跋珪,企图消灭魏国。但慕容宝缺乏军事才能,又轻率浮躁,骄傲轻敌。拓跋珪则避开慕容宝主力部队,开始转移作战,把人口畜群都迁到黄河以西,故意让慕容宝拿下了五原郡。慕容宝更加得意,率领大军一路赶到黄河岸边,意图造船过河。慕容宝不知道,他这时候已经中了圈套。拓跋珪在河边修筑了许多防御工事,又悄悄派出三路大军包抄到慕容宝军队的侧翼和后方,从中切断了通往中山的道路。公元395年九月,慕容宝大军造好了船只,正准备向对岸进发。河面上忽起飓风,几十只船被吹到对岸,船上的人被魏军轻易抓获。由于中山是通往后燕的道路,已被魏军阻断,中山的使者一来就被魏军抓获,拓跋珪借此制造谣言,说慕容垂病故,以扰乱慕容宝的军心,慕容宝也担心自己的皇位被夺去,索性焚烧船只,撤军回去。此时,气候变得异常寒冷,河面都结了冰,拓跋珪指挥2万魏军精锐轻骑迅速渡河,追击燕军,一直追到山西大同附近的参合陂bēi,突袭燕军营地,燕军大乱,一路败逃,挤作一团,士兵互相踩踏,几万人死伤,几万人投降,到最后,慕容宝的大军只剩下区区几千人。抵达上谷时,慕容垂病逝,慕容宝继位。慕容垂病逝的消息传来,拓跋珪派出40余万大军浩浩荡荡进发,很快攻下上谷、并州、常山等地,后燕在黄河以北的地带只剩下中山、邺、信都等三座孤城。拓跋珪派部队分别攻打各座城市,久攻不下。直到次年,拓跋珪集中兵力,亲自率军攻下信都。随后他又率军前往中山,后燕军完全不是北魏军对手。慕容宝逃回中山后,和弟弟慕容麟争起了皇位,拓跋珪趁其内乱攻城掠地。公元397年底,黄河以北的原后燕地区都纳入了北魏的版图。公元398年,拓跋珪称帝,定都平城,成为北魏王朝的第一个皇帝。在平城,拓跋珪建起宫殿和宗庙,规定了统一的度量衡,制订官职品级和典礼上的仪式音乐,申明了法律和各项禁令,规划了行政区域和军事制度,让国家尽量变得井井有条。在文化方面,拓跋珪也在逐渐向中原靠扰。拓跋珪去世后,他的儿子拓跋嗣sì继承了他的皇位,14年之后,他的孙子拓跋焘tāo继位,就是魏太武帝。拓跋焘与拓跋珪非常相似。他能力才干和拓跋珪不相上下,他完成了拓跋珪未完成的大业,统一了北方,结束了五胡十六国的混乱纷争,使北魏成为一个更加强大的帝国。而这一时期的东晋王朝却在农民起义中,逐步走向灭亡。

35 北魏建立

タイトル
35 北魏建立
Copyright
リリース日

flash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