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诸侯弭兵休战

リリース日:


诸侯弭兵休战邲城之战后,楚国雄视北方。由于有晋国阻挡,楚庄王决定向东发展。在东面,楚国兼并了许多小国,把长江中游、汉水流域统一起来,经济文化因此有了很大的发展。楚国成为当时最强大的诸侯国之一。而晋国在邲城惨败,并不甘心,但又无力进攻楚国。于是就往北发展,兼并了北方少数民族戎狄的许多小国和部落。把现在的山西、河北西南部和陕西的一部分地区统一了起来。这样一来,晋、楚两个大国,势力与实力都旗鼓相当。它们随时都在寻找机会干掉对方。这个时期,各个诸侯国的内部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个变化源于诸侯的争霸战争。因为争霸战争主要依靠本国大夫的力量,所以国君只好把夺来的土地、财物等战利品,大部分都赏赐给大夫。国君从众多大夫中选出一个人,作为卿,帮助国君掌管国政。卿,是子孙世袭,因此,大夫的势力不断增强,到最后,国家的实权就慢慢落入了世卿的手中。以晋国为例,当时就有几个世卿大贵族,他们是栾氏、中行氏、范氏、韩氏、赵氏、魏氏。这些大贵族势力十分强大,甚至连国君的废立,都由他们说了算。这种现象,不仅发生在晋国,齐国、鲁国等诸侯国内,也存在这样的大贵族,他们在长期的争霸战中,不断壮大。他们的宗族变成了强宗,他们的采邑变成了强国,给国君造成了极大的威胁。而一些小国的大夫也在进行兼并,希望减少对外的战争。此时的楚国,也很麻烦,它的属国吴国逐渐强大起来,常常来边境骚扰,楚国北上争霸,总担心后方不稳。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国家的诸侯和大夫都愿意暂时停战。如此一来,大国争霸进入了一个缓和的局面。公元前546年,宋国大夫向戌,约晋、楚两大强国,发起一次休战的会议,史称弭兵会议。弭,就是平息的意思。向戌和楚国的大夫屈建、晋国的大夫赵武交情很好,他提议说合两国,息兵休战。两国的大夫都很赞同。这一年的七月,十个诸侯国齐聚宋国的都城商丘,召开弭兵会议。以前会盟,都是诸侯国的国君亲自参加,这次不同,来的全是各国有势力的大夫。晋国和楚国参加这次会议,只是想暂时停战,并没有放弃当霸主的打算。所以双方共同商定,晋、楚两国同做霸主。从此以后,楚国的属国要向晋国进贡;晋国的属国也得向楚国进贡。这样一来,那些小国要备两份贡品,负担更重了。晋楚双方还约定,谁要是破坏了盟约,各国就共同讨伐谁。自此,晋楚两国平分了霸权,楚国可以集中力量对付吴国,而晋国也可以专心进行内部斗争了。因此,在弭兵会议后的十几年里,十个诸侯国之间,没有交战。对外战争减少了,而各个诸侯国内部不同集团之间的争夺,却愈演愈烈了。因此,弭兵会议是一个分水岭。会盟前,主要是诸侯兼并,其次是大夫兼并;会盟后,变成了主要是大夫兼并,其次是诸侯兼并。档案No.10春秋小百科:1.冶铁业兴盛起来,铁制兵器和农具得到了广泛使用。2.牛耕技术也逐渐推广,加上水利兴建,农业生产比以前发展得更快了。由于农业生产的发展,使得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都发生了变化,土地私有制出现,向私田征收赋税的制度确立。3.春秋时期,人们已经命名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秋分和冬至。4.吴国开凿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人工运河——邗沟,沟通了淮河和长江。

10 诸侯弭兵休战

タイトル
10 诸侯弭兵休战
Copyright
リリース日

flash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