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物论》第四讲(1)“指”和“喻指”的鸿沟

リリース日:


 “冯学成先生最新出版著作《禅说庄子》系列共16本,以通俗的语言,对《庄子》中的26篇,通过逐句分析的方式进行解析,结合佛教禅宗思想分析庄禅之间的内在关系,并结合现实人生,突出每篇文字的现实警讯与指导意义,为浮躁迷失的现代人指出另一条安身立命的途径。文字浅白易懂,说理深刻。 ” 以下内容为节选,学习更多请购买正版书籍第四讲  认识与判断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以马喻马之非马,不若以非马喻马之非马也。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可乎可,不可乎不可。道行之而成,物谓之而然。恶(wū)乎然?然于然。恶乎不然?不然于不然。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无物不然,无物不可。故为是举莛(tínɡ)与楹,厉与西施,恢恑谲(jué)怪,道通为一。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毁也。凡物无成与毁,复通为一。唯达者知通为一,为是不用而寓诸庸。庸也者,用也;用也者,通也;通也者,得也;适得而几矣。因是已。已而不知其然,谓之道。 “指”和“喻指”的鸿沟我们的主观精神和认识对象、认识内容之间,会产生一个既简单又复杂的关系。用佛教唯识学来讲,一个是见分,一个是相分,一个是能知,一个是所知。能知和所知这些内容互相穿插,交织在一起,就千差万别,浩然无穷。就像后面讲的“一与言为二,二与一为三,自此以往,巧历不能得”。整个现象世界,整个精神世界就进入了无穷无尽的状态之中。但无论我们的精神世界、我们精神世界的内容,乃至于客观世界及其内容,都逃不出认识和被认识的这层关系。哪怕就是在认识之中,总有一个认识及其内容之间的关系。庄子这里说“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我们经常说悖论,这里也是一个悖论。为什么这样说?“指”即旨,就是一种指谓,意有所指嘛。你指向什么,你的宗旨如何,都是有相应内涵的。“以指喻指之非指”,我们针对一个对象,对这个对象进行一些说明,对象和对象的说明之间却未必是一回事。我们知道糖是甜的,但甜的这个感觉是糖吗?我现在看见了一个人,这个人是我眼睛感觉的那个形象吗?我看到某个人的照片,这张照片是这个人,但这个人是这张照片吗?不是。所以是“喻指之非指”啊。我们经常会陷入这么一种怪圈中,为什么?用康德学说来说,就叫“不可知”,“不可知物”,这个就是“自在之物”。我们所认识的对象是所“指”的这么一个对象,它的内涵、概念,仅是我们对它一个主观的精神内容,而不是它自己。这个主观的精神内容虽然摄取了对象的“形”,乃至于摄取了它的色声香味这一类的物理形态、化学形态、空间形式、几何形式,但都不是那个东西,都只能看见它的相,未必能够进入它的本质。黑格尔说概念就是本质。现代物理学、现代自然科学对很多东西都有非常准确的判断,能够基于这种判断,对外部事物进行改造、进行组装,但我们现在的物质文明、科学技术,是不是就真正驾驭了这种自在之物呢?也不是。为什么呢?我们就以文物来说,书画等无论怎么保管,怎么用心,到了一定的时间后,它绝对会坏。包括地球,几十亿年以后也要坏,太阳几十亿年后也要坏,人不能主观地把物质确定下来不变,不能够对事物有绝对的、本质的认识,更遑论控制。所以,这里说“以指喻指之非指”,因为“指”和“喻指”之间永远有一条鸿沟,这条鸿沟并不是我们能认识并跨越的。所以《楞严经》里说:“见见之时,见非是见;见犹离见,见不能及。”我们对“道”的认识,对我们精神的认识,对我们真如自性的认识,哪怕你认识到了,的确悟了,也是你第六识的悟,会立刻转化为你的精神内容,变成所知的内容。菩提自性成了你所知的内容,那就不是菩提自性了。所以“见见之时”,你所得到的那个“见非是见”,不是你的精神本身,不是你真如自性的本身。“见犹离见”,你认识了内容和精神本身,真如自性仍然不是一回事,所以“见不能及”。要通过这个意识形态的分别思量见到真如自性,是不可能的,所以禅宗强调的是“离心意识参”。如果我们参禅,用的是心意识的这么一种感觉,想用这种方法去参悟,去获得真如自性,自证真如自性,是没法走通的。现在佛学界明显有这种现象。大学里面的佛学教授,在文献学上搞了几十年,很厉害,对佛经也注释得很棒,但是到寺院里面去,跟出家人讲经,人家就听不进去。出家人认为你讲的是两回事,出家人修行不是在知识上,不是在名相上去玩,他是立足于自己的身心性命去搞的。你谈知识那一套、文献那一套,哪怕是在佛教经典上这样弄那样弄,都有点隔靴搔痒的感觉。所以出家人对此并不喜欢,尽管对这些学者很尊敬,但总是有一层隔阂。《齐物论》里的这些话,尽管很简单,但是也比较含糊,很多人都没有把庄子“指”这个道理说清楚。“以指喻指之非指”,我们谈一个是,一个非,一个是肯定判断,一个是否定判断。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在中观学说里,这个是决定见,是不能动摇的原则,“凡有言说,皆成戏论”,不管你怎么说,都是梦幻泡影,都是空中楼阁,都是水中月、镜中花。不论你是以指喻指也好,以非指喻指也好,都是这样的。因为“非指”,已经站在彻底否定的态度中了。中观和禅宗都说“离四句绝百非”,什么叫“四句”?有、空、非有非空、即有即空。“离四句”这种判断形式乃至于“绝百非”,都是无穷的否定,不论你说什么,都一扫帚给你扫掉,彻底地否定,绝对不建立,只破不立就是“绝百非”。“百非”就是“非指”,“以非指喻指之非指”。因为“指”就是建立,就是要确定,要确认一个东西,要说明一个东西。我们必须清楚的是,庄子说这些,是有一个大前提的。任何东西都在成住坏空之中,任何东西都是梦幻泡影,任何事情都在迁移变化,在造化中运行,不可能长待长存。任何事物都在缘起之中,所以它就出现了一个本质“非指”,就是缘起性空的这种绝对状态。正是因为这种绝对状态,“指”,任何具体的都是主观的、暂时的、虚幻不实的。既然虚幻不实,肯定就是“非指”了。“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才出现在这里了。一般人很不好理解,很多注释也没有注释到位。所以普遍的一个概念,不能代表具体的东西。我们说一万块钱,写上美元、英镑、港币,写在纸上没用,不是真正的钱。具体的马也好,金条也好,人也好,菩萨也好,修的佛法也好,只要是具体的,就不是名相的。比量的不是现量的啊!后面说“以马喻马之非马,不若以非马喻马之非马也”,也在探讨比量和现量、普遍和个体之间的问题。从哲学上来说,普遍性不等于个体性,但是个体性又包含在普遍性之中。庄子的这种语法,不知弄晕了多少人,但人类思维的精细、严密性也是通过这样的折腾而得到了磨砺。在这样的磨砺过程中,有的人迷糊了,有的人成功了,还有人悟道了,你们对“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有何高见呢?

《齐物论》第四讲(1)“指”和“喻指”的鸿沟

タイトル
《齐物论》第四讲(1)“指”和“喻指”的鸿沟
Copyright
リリース日

flash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