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物论》第六讲(5)构成我们生命的无量寿佛

リリース日:


 “冯学成先生最新出版著作《禅说庄子》系列共16本,以通俗的语言,对《庄子》中的26篇,通过逐句分析的方式进行解析,结合佛教禅宗思想分析庄禅之间的内在关系,并结合现实人生,突出每篇文字的现实警讯与指导意义,为浮躁迷失的现代人指出另一条安身立命的途径。文字浅白易懂,说理深刻。 ” 以下内容为节选,学习更多请购买正版书籍 构成我们生命的无量寿佛庄子把话头一转:“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这个境界,哇,一下就提起来了!天地为什么“与我并生”?万物为什么“与我为一”?现在生态环境学说讲生态链,生态链就是“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我这个身体怎么样?有的人说他家的古董几千年了,几千年我也不动心,很多玩古董的到我这里来说自己家的宝贝,我都不动心。为什么?我说,随便在河里捡一块石头都是几十万年、几百万年、几千万年,乃至上亿年。我们身上的铁原子、钙原子,还有些微量元素,都比地球长寿。地球才四十多亿年,我们的铁原子不是地球上来的。以前宇宙大爆炸后,有一个比太阳质量还大的恒星到了晚年,也爆炸了,在爆炸的那一刹那,成了重金属的加工厂。太阳里面也有重金属,但不是太阳自己的,是外太空其他超级恒星爆炸所生产的重金属,扩散到了宇宙之中。我们获得了这样的原子,构成了我们的生命。我们生命运行的基本元素,都是无量寿佛,宇宙以来就存在了。我经常说,一张藤椅也是“天地与我并生”的。这块玻璃哪个山上的,哪个山上采的石英?哪个工厂生产的?那个厂里有多少工人?他们吃什么饭?他们是从哪里来的,四川还是河南?他们用什么工具?工具是哪个厂生产的?美国进口还是日本进口?任何的因缘都可以攀缘到无尽,都是无尽因缘。我们到这里来也是无尽因缘,我们吃的米是泰国产的、越南产的、东北产的?我们穿的衣服是从哪里来的?鞋是从哪里来的?我们每天打开互联网,更多的信息都在相互交融中。“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任何时候都万缘具足。六祖大师说的“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自具足”,都是在这个层面上说的。用陆九渊的话来说,“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用佛教的话来说,“三界唯心,万法唯识”。都是“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这么一种说法。我们怎样去感受这句话?当年我的一个老师去世了,我正在监狱里,心里很难受。后来一想,他从哪里来?从乾坤中来。到哪里去?能离开这乾坤吗?离不开。他来自乾坤天地之中,走了仍在乾坤之中,那就没有离开半步嘛,一下就想通了,很高兴,原来不来不去都在这儿。生是一个念头,死也是一个念头。生的念头在我心里面,死的念头也在我心里面,都在自己心中来来去去。我们要在心里面去感受这些语言。悟,要自己去悟;行,要自己去行。如果离开了我们这个心地,你到哪里去修行?哪里去找感觉?就没有感觉了。所以,对“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我们要如实去感受,如实去体会,并且应该在这个地段上开悟。这个不能落于哲学上、理念上,如果从哲学思辨上去感觉,就很简单,从现代哲学谈“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太容易了。事物都有同一性,都有差别性。同一性就是为一,那就太简单了,关键是面对是非、面对烦恼、面对生死的时候,你有没有这种感受?如果面对是非烦恼、面对生死时,能如此豁达,也了不起。当然,要说天地与我并死,万物与我分殊也可以,都存在,这是不二的。下面这一段非常精辟,大家得留意。老天爷对我们说什么“既已为一矣,且得有言乎?既已谓之一矣,且得无言乎?”这是两个方面。一方面有言,一方面无言。有言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上,无言又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上?“既已为一矣”,既然天地万物都与我为一,还需要你去说吗?不需要你去说了。就像我们的五脏六腑在为我们工作,你能说,嘿,加班了,心肝脾肺肾,你们要好好工作,为我服务。你说过吗?不说它们也在为你服务嘛,难道你说了,心脏跳动就快一点?血压就高一点?或者说,血压不许高,血压就降下来了?不是的。心肝脾肺肾、四肢百骸,是自然而然地在为我们的生命服务。你要问心是怎么为你服务的,让它做一个经验介绍;肝胆是怎么服务的,也要做一个经验介绍,没法说的。孔夫子说:“予欲无言。”子贡说:“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孔夫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老天爷对我们说了什么,老天爷有说吗?没有说吗?春夏秋冬四时运行,天晴下雨、山呼海啸,都在表达天地的语言。老天爷在说话吗?大道在说话吗?没有说。真的没有说吗?它以它的方式在向我们传递信息。所以“既已为一矣”,我们和宇宙打成一片,和大道打成一片,和六道轮回打成一片,这个还需要说吗?不需要说,“且得有言乎”?生命是怎么一回事,生命还会说吗?你自己问自己,我到底怎么回事?我的生命怎么回事?生命不会给你说的,但它如实地,这么多年来辛辛苦苦地为你服务。很多禅师开悟了以后,包括佛祖开悟以后就不说话了,“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就不想说话,想入涅槃。这就把大梵天王吓坏了,大梵天王也好,弟子们也好,都说,你不能走,你还要转法&轮,你不转法&轮,众生就苦了,一再要求佛祖不能入涅槃,还是要为众生说法。佛祖推托不过,才开始初转法&轮,再转法&轮,为众生说法。“既已为一矣,且得有言乎?”道能说吗?道可道,非常道,没法说的。但“既已谓之一矣,且得无言乎”?既然我们已经在说“一”了,既然我们都在说“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说都说出来了,你还认为是不说吗?你都在说“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了,在说“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了,在说“我即宇宙,宇宙即我”了,在说“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了。这一切你都说完说尽了,“且得无言乎”?“谓之”,就是在介绍,在说,在说道,说一,说真如,说菩提。既然你都说了,能说你没有说吗?我们看“有言,无言”“说,不说”是各有立场,各有角度的。不说、无言是“既已为一矣”,那是在体上、在涅槃上、在真如自性上是不需要说的。“且得有言乎?”没有必要去说了,说了都是假的,说了都是头上安头,没有用的。但是已经说了,佛祖也在开示,历代圣人、祖师也在开示啊。“既已谓之一矣,且得无言乎?”能够不让别人说话吗?当说的还是得说。能说的是什么?为什么要说?不能说的是什么?为什么不能说?禅宗很多祖师开悟以后,第一个感觉就是不能说。曹洞宗的一位祖师,在他师父的钳锤之下开悟了。师父要他说。他说:“宁可截舌,不犯国讳。”舌头可以割掉,但要让我说,我坚决不说。还有人说:“设有,亦当吐却。”如果真有需要说的,我都要把它吐掉而不说。所以“既已为一矣,且得有言乎?”不可说,不可说,不可说,非分别思量所能及,这个是体上的,的确是非分别思量所能到。的确是不可说,不可说。但是为了度化众生,为了表达法喜,还是要说。“既已谓之一矣,且得无言乎?”还是要把这个风光泄漏一二,让众生沾沾法喜,启迪后人嘛。

《齐物论》第六讲(5)构成我们生命的无量寿佛

タイトル
《齐物论》第六讲(5)构成我们生命的无量寿佛
Copyright
リリース日

flash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