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游》第二讲(3) 蝉和斑鸠笑大鹏

リリース日:


“冯学成先生最新出版著作《禅说庄子》系列共16本,以通俗的语言,对《庄子》中的26篇,通过逐句分析的方式进行解析,结合佛教禅宗思想分析庄禅之间的内在关系,并结合现实人生,突出每篇文字的现实警讯与指导意义,为浮躁迷失的现代人指出另一条安身立命的途径。文字浅白易懂,说理深刻。 ” 以下内容为节选,学习更多请购买正版书籍蝉和斑鸠笑大鹏接着看下面一段:“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这一下子,蝉和斑鸠就开始笑话大鹏鸟了,它们大概也听说了大鹏的故事。大鹏一飞九万里,然后从北冥飞到南冥去,简直开玩笑!蝉和斑鸠这样飞:“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我们看麻雀飞是很有趣的,它翅膀不停地扇,飞不了几丈,一下就下去了,然后又鼓起力气再飞,飞不了几丈,又下去了,不断地这样波浪式地飞,这是麻雀的飞行。不像燕子,也不像老鹰,一飞就飞得很远。小燕子就飞得很潇洒自在,左右盘旋,而且速度很快。麻雀飞行是很笨拙的,斑鸠飞得更笨拙,因为它很重,连麻雀都不如。在夏天、秋天的树林里,蝉在树上唧唧地哼上一阵,一下又飞到另一棵树上去了。“嘭”的就是一下,好在它的大脑可能也没有受到什么损伤。不像人,人要是这样一下,可能就脑震荡了,就晕了。它好像没有感觉。也有失手的时候,一下在树上没抓稳,就掉在地上了。所以“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这是很可笑的,但它们的实际能力也仅如此而已。 很多人就是这样,资粮不够,智慧不够,力量不够,还是鼓足勇气,奋力一搏。但是呢,仅很短的距离,就落下去了,因为没有那个毅力,没有那个运气。那些做生意的,短线运行的,今天投资,搞不了两个月,不行了,换个地方,再去投资。这样的人就处于“蜩与学鸠”的这么一个飞行状态。真正有实力的大公司,一动手就是几个亿、几十个亿,投下去运作的周期就是若干年。其间出现些鸡毛蒜皮的事,他们根本就不当一回事。个人的能力不一样,眼界不一样,胸怀不一样,当然运气也不一样,生活的轨迹也不一样。 开小公司、做小老板的这些人,能不辛苦吗?当年成都那些跑单帮的,坐火车到广州,那时得四十多个小时,到红棉广场购几袋货,立即乘火车赶回成都,为挣点钱非常辛苦。不像如今做大了的,上午飞深圳,下午去上海,晚上回北京,早上又去旧金山。虽然局面不一样,但同样是忙,同样是累啊,那些飞美国的,光倒时差都得几天。若不想累,只过点小日子,成都这里一千元一个月,每天吃点麻辣烫,打点小麻将,还不是过得挺好的,挺舒服的,幸福指数很高。在香港月薪一万的人,为生活所累,听说有六分之一的人都得了抑郁症。那个不划算,挣那么多钱干什么呢?挣那么多钱吃药吗?当然,这是个人的境界不一样。这里是蝉和斑鸠笑大鹏,我们这样短途旅行,都经常撞在树上、落到地上,你飞九万里,那是吹牛皮呀!到那里干嘛呢? 另外“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当然这是古代生活的平常事,现在就没有这样的事了。“适莽苍者”,就是说我们到郊外去旅游。“三餐而返”,吃了早饭出门,在山里吃午饭,如果留恋山里的景色,吃完晚餐回来也不迟,郊游嘛。回到家里,肚子还是饱饱的,很舒服。 “适百里者,宿舂粮。”如果要到一百里以外的地方出差,那么头天晚上,你就要把干粮准备好。春秋战国的时候只有一些官方的驿站,哪有商业化的驿站呢?所以在当时行百里路,自己还要备些干粮、饼之类的带在身上,出发的前一天一定要把干粮准备好。 “适千里者,三月聚粮。”那时贵族才有车,老百姓哪有车?在南方马很少,老百姓有头牛就了不起了,哪有马?不像北方,靠近蒙古草原还有马。在春秋战国时代,只有贵族才有马。 孔夫子时期,他的徒弟颜渊死了,没有钱安葬,颜渊的父亲就对孔子说:“老师,我的儿子是你最喜欢的徒弟,你看现在又没有钱安葬,你是不是给点钱来安葬他?”孔夫子说:“我也没钱呀。”颜父就说:“你不是还有一套车吗?你卖掉就有了。”孔夫子就说:“没办法呀,我也是贵族之后,是中大夫之后,出门不能没有车。尽管我很想把车卖了,买副棺材把颜渊安葬了,不想一张草席把他葬了。但是因为礼教规矩,我要去办差事,要到各个衙门里去应酬,还得要有我的身份,马车也不能随便卖的。前几年我儿子死了,我也没卖车去厚葬他呀!”这是贵族才有马车,才有马,一般的老百姓哪有马。你不能骑头牛,像太上老君一样去旅游、去办差事嘛。南方的老百姓就更没有马了,行千里,那就要靠脚走路。如果长途远行,三个月前就要准备粮食了。 为什么三个月前就要准备粮食呢?第一,那时没有旅店,官方的驿站不对百姓开放,还得自己带干粮。那时老百姓哪有余粮,吃了上顿没下顿的,庄子本身就穷,所以要行千里,三个月之前就要准备好干粮。另外,以前一个小诸侯国直径也就几十公里,上百公里都是一个中等诸侯国了,像鲁国、郑国、卫国也就是上百公里。像齐国、晋国、秦国这样的大国直径也就是三五百公里。楚国最大,东西两头也就是一千多公里。你想走千里,就要穿越好几个国家,必须多准备一些粮食。 “之二虫又何知?”蝉和斑鸠这两种小虫子,它们怎么能知道行万里路的艰难呢?所以行万里路的艰难,并不是小知见的人所能理解的。 

《逍遥游》第二讲(3) 蝉和斑鸠笑大鹏

タイトル
《逍遥游》第二讲(3) 蝉和斑鸠笑大鹏
Copyright
リリース日

flash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