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带,可不只有三十年前的老歌

リリース日:

写在前面 大家好,我是挨石。这是一期新的少数派播客,不过换成了我来聊一点不太科技、不太数码的内容。我们今天聊的是实体唱片文化、磁带文化。没错,就是可能只有你的叔叔阿姨才摸过的那种音乐磁带。这期节目的起因,是我们的老朋友飞傲,逆市出了一台便携磁带播放器 CP13。但正是这样一台没有蓝牙,没有内存,没有系统……除了 Type-C 充电毫无任何「数码元素」的小玩意儿,让我和我身边的朋友都沸腾了!我也趁机邀请到了两位很资深的磁带玩家、制作者大卫和小吉,来聊一聊「三十年老歌」之外的一些磁带和唱片文化。 飞傲便携立体声磁带播放器 CP13 注:文章基于播客内容改写,并补充了一些额外的资料,欢迎搭配享用。 康大卫(David Carey)是一位来自爱尔兰的音乐人,因为非常喜欢中国文化,他在 2015 年独自来到中国北京生活。来到中国后他陆续组建了数个音乐项目,比如「lost memory machine 失忆机器」、「Nocturnes 曳取」「gilded forest 木与金」等,还创办了「nugget records 小块儿唱片」(下文简称「小块儿」),一个专注于磁带发行的独立音乐厂牌。令人惊讶的是,他那能听能写能打字的中文,竟然都是来到中国之后迅速学会的。 小吉则是广州「琪琪音像 Qii Snacks Records」(下文简称「琪琪」)的主理人之一。相比起摩登天空、兵马司、嚎叫等一听就很「摇滚范儿」的名字,「琪琪音像」这个名字听起来童趣十足,更像是小时候街边的影视碟片租赁店,和名下乐队名字 yourboyfriendsucks!、Die!ChiwawaDie! 等一样,属于同频乐迷看后会心一笑的存在。小吉本人是 DIY 精神的最大实践者,设计、录制、包装……唱片的发行中的几乎每一个环节他都尽量自己动手完成。现在小吉在广州经营着一个名为 Portal 的店,里面会售卖各种风格的实体唱片、小书小册子,以及不定期举办小型音乐活动。 为什么是磁带? 随着 CD 尤其是互联网的到来,磁带从千禧年开始便逐渐淡出了主流音乐场景。但它并没有真正消失,因为相对低廉的制作成本和较高的 DIY 参与度而一直被国内外独立音乐人持续使用。随后同样还是因为互联网,比如 Bandcamp 的出现,也帮助磁带不管是作为旧式载体还是一种新型周边,都获得了新的生命力,甚至不少音乐人不出 CD 不出黑胶都要出磁带。 90 后大卫其实是来中国之后才开始了解磁带的。大卫来到中国后就开始去杭州、北京等地看演出,很多音乐人在演出的时候也会带上磁带以及周边在现场售卖。所以最初的购买其实就是为了支持音乐人,因为他自己也没有播放设备。而这些磁带也的确都做得很好看,让人很有购买欲。就这样,大卫家里逐渐有了 2、30 张磁带,然后才购买了二手索尼 Walkman 听了起来,进而发现自己非常喜欢磁带独有的复古音色。再然后,他就决定自己也要开始设计、制作磁带,甚至磁带播放器,并创办了小块儿,在北京开了以磁带、音乐为主题的同名酒吧。可惜酒吧已于 2023 年结业,这是另一个故事了。 而小吉则从小用 Boombox 听磁带长大。除了音乐当年很多音频内容的载体都是磁带,比如和奶奶一起听广东著名相声艺术家黄俊英的作品。因此磁带对于小吉确实有「情怀」因素。长大后小吉也开始了自己的音乐之路,组建了琪琪的前身「富力保 Full Label」以及乐队「yourboyfriendsucks! 你男友係碌葛」,随后在 2016 年为乐队的第一张 EP《第一集》一口气制作发行了磁带、CD 和黑胶,其中磁带更是自己使用一台四轨录音机一张张亲手录制的。对于热爱 DIY 的小吉而言,磁带的可玩性很高,从设计到灌录到生产贴纸,全都可以参与。他们还在一位海外朋友的帮助下以刻录(lathe cut)的形式制作了 50 张黑胶,因数量稀少一度被炒到天价。时间来到现在,小吉已经拥有了自己的磁带、黑胶生产线,并在近期一次过补足了库存。 🎵 小科普:常见的黑胶生产方式有两种,一种叫「压盘 Pressed Vinyl」,就是把原材料(软化的胶)放进机器里压制成型,因速度快、产量大而更适合批量生产,但对于起订量也有一定要求。另一种则是「刻盘 Lathe Cut」,就是直接给已经压制成型的胶片刻上音乐纹路。这种方式没有最低起订量,成本更低,更有 DIY 参与感,因此受到很多独立音乐人喜爱。 而回到听歌本身,磁带独有的模拟音色也是让俩人着迷的地方。两位独立音乐人虽然花不起大价钱来制作音乐,但对于音乐质量的呈现,比如音色的使用、编曲的思考,以及录音时的严谨等等都绝不含糊。但作为听众,大卫和小吉更喜欢磁带和黑胶天然温暖的、甚至 lo-fi 的音色。作为超长时间听歌的人(我觉得世界上就没有小吉没听过的音乐),在连续听了半个或一个小时的数字音乐之后,他们会觉得耳朵开始有点累,因为这类高品质的音源有着非常丰富的频率,即便「听不见」也一直在「冲击」着我们的耳朵和大脑。而磁带或者听黑胶的话,往往最高的高频和最低的低频都会被去掉,负担也会大大减轻。 当被问到会不会担心这样自己精心制作的音乐会变成「有损品质」,两位则拿出王家卫的电影作为例子,制作上的精良并不是全部,个人风格的表达才是艺术家必备的特色。这个世界既有李安对 120 帧新技术的探索,也有诺兰对胶片的坚持;既有动辄数吨设备的万人演唱会,也有「30 人 30 曲」这样一把吉他轮流用的随心演出。这不才更有意思嘛。 🎵 小科普:卡式磁带共有四个类别。最常见最普通也最便宜的是「一类带」,几乎市面上所有专辑使用的都是一类带。它的特点是底噪声较大,动态范围小,但中频饱满,中低音较好,高音表现稍差一些;「二类带」又称「铬带」,声音的清晰度和声道的分离度都要好过一类带,频响上限提高到了 18000 赫兹,但相对而言硬度较大,容易磨损磁头;「三类带」则是综合了前两者的优点,三频表现更好,适合录制动态范围大的高保真节目,但商业上并不成功,所以现在非常稀有且价格昂贵;「四类带」又称「金属带」,由金属、陶瓷甚至不锈钢制作而成,表现可以达到 CD 级别,但也更加昂贵且稀少,现一般用于收藏。 怎样才算一款好的磁带播放器 那么,我们该如何来判断一台磁带播放器是否具有足够令听众满意的素质呢? 播客录制前小吉和大卫都拿 CP13 试听了自己喜欢的录音带,他们都一致认为这是一个听感很好的设备。表现之一就是它很稳,播放速度控制得很稳定。「稳」在数码设备上从来不是个问题,比如手机在任何环境下播放任何文件都是稳的,你可以躺着播、站着播甚至飞着播,能开机就行。因为自己也做过磁带播放器,大卫更知道要让一台磁带机随时保持稳定输出,其中的优化、打磨、质控等究竟有多难。而 CP13 为了做到这些,主要在这些方面下了功夫: 定制机芯 & 磁头 磁带机这种纯物理机械设备,每一次播放都要保证大小零件如磁头、链轮、绞盘、夹送辊同时保持匀速运动,才能将一条看起来平平无奇的薄片精准还原成声音。正如鲁宾·戈德堡装置的任意一个环节掉链子都会让整段垮掉,磁带机的可靠性也相当依赖机械传动的稳定性,也就是机芯的品质。在这一点上 CP13 采用的策略首先是放弃复杂的功能,如自动翻面、录音等;同时在选用机芯和磁头时以超过 60% 的淘汰率来保证所选零件远远高于市场标准,并根据自己的标准进一步定制。磁头也采用了加厚的磁头罩,能够更好地屏蔽外部干扰,更耐磨。 超大纯铜飞轮 & 高压马达 而在动力方面,CP13 将原本的塑料飞轮更换为定制过的超大纯铜飞轮,直径达 30.4mm,厚度 4mm。搭配上4.2v 高压马达(常见的为 1.8v 或 3v)之后更是进一步加大了飞轮的拖拽力,提高了磁带机芯的稳定性,大幅降低抖晃率,声音自然也就更稳。据网友实测抖晃率在 0.15-0.22% 之间,虽然比不上有着几十年技术积累的大品牌,但在这个价位这个用料的国产机,还有着非常靠谱的售后,已经是相当优秀了。 如何制作出一盒磁带 在保证设备足够好用之后,我们就能将更多的精力转向设计更多好玩好看的磁带上面啦。 对于大卫而言,他想要做唱片厂牌的原因就是因为自己很喜欢画画做手工。所以他会把每一次新唱片的发行都看作是一个可以创造不一样的东西的机会,会叫上音乐人一起,了解他们的创作理念和想法,讨论出大家都满意的方案。其中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民谣音乐人 Hazel Shang 的专辑《How Wonderful, Life》。顾名思义,这是一张以人生为创作理念的专辑,最后大家决定把「生命精彩而不同」的概念延伸到磁带的制作上。因此大卫为它设计了黄、蓝两个版本,其中蓝色是不透明的壳,黄色是半透明的。在此基础上他还尝试了一个特殊的做法,将磁带壳子浸到染料里,产生随机纹路,每一张都不一样。这个做法的难点在于,磁带和外壳从车间出来就已经被组装到一起了而你不可能把两者同时泡到染料里,这样磁带就废了。所以为了做到这个效果,大卫他们需要先把磁带拆出来,把壳子单独浸泡、染色、晾干,再把磁带装回去,完成制作。这种旁人看起来没事找事瞎折腾的行为,大卫他们却是乐在其中。 大卫也为自己的乐队 lost memory machine 设计制作了磁带。他觉得自己的音乐是明亮欢快的流行音乐,所以使用了鲜黄色和蓝色的搭配。小块儿的很多出品都有这个特点,设计很能反应音乐的感觉,如果你一看外观就很喜欢,相信入耳的感觉也不会让你意外。 同样的「全手工不重复」构思也存在于琪琪的出品里。广州有一个「个人卧室音乐流行计划」叫 Sadkids Club,他有一张专辑叫《Destroy Myself 100 Times》,封面就是音乐人自己用拳头把自己打到流血的样子。结合这个主题,小吉制作了 100 张磁带,买了一些白色涂改液那种笔,和音乐人两个人把磁带盒上印的脸画花,每一张都不一样——一百个乐迷眼里有一百个 Sadkid。还有我自己很喜欢的广州乐队 Power Milk 的单曲《遇见你》磁带,封面上的插画是分开印到两层外包装上的,搭配上透明的材质,叠加起来就是一个很有层次感的生活场景。我非常喜欢这个设计,特意把两个版本都买了回来。 最初的制作纯粹是个人喜好,设备很粗糙,方法也是摸着石头过河。比如当时大卫买了一台大学英语教师用来录作业的卡座机,老师用磁带把听力、口语作业的语音材料录下来,然后用这台机器让学生自己翻录一份拿回去听,功能很简单音质也很一般。磁带 1:1 录制的特性也给小吉带来过不少痛苦时刻,意思是磁带的录制时长等于音乐本身的时长,一首 5 分钟的歌需要录 5 分钟,一张 50 分钟的专辑就要录 50 分钟,相当于边播边录。是有可以倍速录制的设备的,但大卫和小吉并不喜欢,因为毕竟是物理复制,加速会影响录音质量,不像硬盘复制或者 CD 刻录那样,即便 16x、32x 倍速复制依然无损。 所以,当有一次小吉要赶着连夜录制 200 张磁带的时候,就迎来了他痛苦的巅峰:首先客观存在的时长已经摆在那了,同时不要忘记磁带是有 A、B 面的,录完一面就要手动翻面继续录。所以为了既能保证录制进度又能争取时间睡觉,他一个晚上设置了无数闹钟,录完 A 面醒一次,换成 B 面接着边录边睡;录完 B 面又醒一次换成下一张的 A 面,然后打开闹钟又继续睡……一晚不够第二晚再继续,如此反复直至全部完成。 这些都是当年的窘况了,现在他们都有了更丰富的经验和更好的设备,可以一次同时录 9 张磁带。虽然一路磕磕碰碰全靠自学,效率也不高,但这种一直发现新问题,一直解决问题的过程让他们觉得很享受,很开心。 商品之上,是人与人的联结 用小吉的话来说,虽然质量上大家都已经做得很专业,但数量上……就是玩儿,在整个唱片发行的世界里约等于没有。但星星点点的存在,也能发射出实实在在的影响。 小块儿和琪琪联手策划过一个项目,在疫情期间联合数十名全国各地的独立音乐人,制作了一套两盒名为《爱心录音带 Tapes for Charity》的合辑,一盒 独立流行音乐主题,一盒 电子音乐主题。所有销售收入都捐赠给了「武汉市小动物保护协会」,他们当时有一个救助队专门上门为独自在家的小动物们提供援助。项目获得了意料之外的响应,磁带刚上架便售罄,最终售出了 650 套。后来大家继续策划了第二期,给大凉山的山区儿童提供捐助。都是非常有意义的事件,大家可以去小块儿的微店进一步了解。 所以你可以看出,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不管是音乐还是什么艺术,最终的愿景其实是人与人之间的联结。《爱心录音带》之后大卫对此更有感触,随后在北京开设了小块儿实体店,每周都举办着各种有趣的艺术活动,小吉的 Portal 社区店也在今年开始从试运营转向常规运营。音乐爱好者有了自己身边的基地,也有了越来越多见面交流的机会。前面提到的 Hazel 便是因为参加了小块儿的线下活动,有了更好的学习、创作、线下演出的环境,最后在小块儿的帮助下出了自己的第一张专辑。 小吉也一直是各种古灵精怪活动的老手了,什么厕所里的演出、桥底的现场、山涧旁的 DJ Party 等等他都整过。所谓的地下文化在他看来就是一个网络,这个网络是由很多实体设施组建起来的,可能是店,可能是乐队排练房,甚至可能是一家餐馆。这些你会经常去的,你在这些地方认识的人就组成了这个网络。而 Portal 是其中的一个节点,大家在这里互相认识,并继续形成新的联结。 是的,一张专辑发行 50、100 张实体,在整个唱片市场上也许相当于不存在。但当我们把目光拉近一点,放到身边一个小小社区里面的时候,你会发现它其实已经在影响着一个个鲜活的人。 和实体唱片文化有关的活动 那么在这样的一些场景里,要做一些和音乐、实体唱片相关的活动就很顺理成章了。 小块儿其实还有另一位合伙人 Jen,她擅长的是插画和视觉艺术,目前小块儿发行的磁带有很多都是她设计的。所以店里经常会有结合了磁带制作和平面设计的活动:磁带 DIY 工作坊。这个活动可以让乐迷带上自己喜欢的音乐,来到小块儿现场灌录,并在卡纸上手绘或拼贴封面,最后获得一盒独一无二的专属磁带。 以此为基础,现场还会有和磁带文化相关的演出,比如我们曾在广州邀请过 DJ KARDAI,一位专门用磁带来做现场演出的 DJ,据说他家里有三千多张磁带。黑胶「打碟」尚可肉眼看准唱针的落点,用磁带的挑战性在于你面对的是一团看起来似乎左一点和右一点完全没有区别的薄膜,因此你得更具有提前意识和…大局观,操作起来也更考验 DJ 的精准度和对每一盒磁带的熟悉程度。 而对于更多的实体爱好者,源于 2007 年发起的「世界唱片店日 Record Store Day」以及 2013 年开始的「磁带唱片店日 Cassette Store Day」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关注,很多国际大牌也会参与其中,推出限量发行。今年的第一次 RSD 也即将在 4 月 20 日到来,我在文末列出了国内一些有趣的唱片店,它们到时肯定也会有各种动作,感兴趣的话可以先关注起来。 2024 年我们如何购买磁带 现在的确很难找到统一的磁带购买渠道。 如果你要买的是老歌磁带,那么基本上就只能自行在各种二手市场淘,线上的比如咸鱼或一些淘宝店,线下的可能就是你所在城市的电器、器材集散地,比如广州的「大沙头盛贤旧货市场」和「将军东电器城」就属于广州为数不多的可以集中买到老磁带、老黑胶、老设备的地方。至于正版盗版就需要大家自行分辨了,毕竟老歌都年代久远,版本众多,当年的市场也是蛇龙混杂,很难说有什么通用的判断标准。 反而独立音乐倒是有不少正版渠道值得大家关注,毕竟受众那么少盗版也无利可图。如果你此前并未对独立音乐太感兴趣,可以先在流媒体听听歌,不用急着为了买而买,慢慢地你自然会有更多自己的了解。本文简单列举几个,网址帐号那些就不一一放上来了,大家在各社交媒体很容易就能搜得到。也欢迎同好在评论区补充~ 北京独音唱片 & 福声唱片 可以说是国内实体唱片店 OG 中的 OG,两家唱片店都在北京,成立了将近二十年,内容以乐队音乐为主,属于唱片爱好者去北京的打卡地标。两家也都有淘宝店,大家可以先去看看合不合口味,也可以直接下单,只是价格比别的「散装」网店要贵一点,大家自行选择。 深圳旧天堂书店 旧天堂也是一个存在了 20 年的深圳地标,它的所在地「华侨城创意园」也是深圳我最喜欢去待着啥也不干的地方。旧天堂本身是一家书店,有一个专门的唱片角落,磁带、CD、黑胶都有不少,定位偏艺术、人文,先锋。它也是「明天音乐节」的主办方和场地方,这个以先锋实验音乐为主的音乐节已经成为国内类型乐迷每年一度的必冲活动。 深圳肥脸唱片店 PuppyFat Records 一个非常可爱的小店,距离旧天堂很近,店里有各种实体唱片以及插画艺术家们的原创周边,也会不定期举办小型展览。选品以清新、可爱为主,非常适合任何人去逛一逛,和店里的柴犬聊聊天。肥脸在小红书也有帐号以及大量的网友晒图,感兴趣的可以先看看。 广州 Portal Canton 就是小吉的店,在广州越秀区一处居民生活区内,一楼是乐队排练房二楼是唱片店。音乐风格混杂,以最新的独立音乐为主,也有一些经典的黑胶唱片。小吉非常喜欢策划社区型音乐小活动,所以也欢迎大家关注它的公众号,了解最新信息。 一些独立厂牌的线上店 还有一些国内的独立音乐厂牌,也各有特色,除了唱片还有很多很有特色的原创周边,大家可以去它们的微店和公众号看看。 最近在「小动物唱片」入手了黑胶尺寸的针织挎包,爱不释手了可以说是。 海淘 海淘方法我就不多说了,和其它品类的海淘没啥两样,大家不要购买敏感内容就好。单独提一下是想提醒大家现在很多国际大牌都会出磁带的,想收藏的话可以在日亚、美亚、eBay 等线上平台搜索时加上「cassette」字样即可。还有知名独立音乐平台 Bandcamp,虽然访问起来不太方便,但上面的很多音乐都提供实体唱片,也可以了解一下。 一点点怀旧 节目的最后大家也聊起了小时候,我有一盒叫《IQ 博士》的粤语儿歌拼盘磁带。《IQ 博士》是香港的叫法,其实就是《阿拉蕾》,它的主题曲由梅艳芳演唱,其中「小云同小吉,好重要」这句歌词更是成为粤语文化里的集体回忆。 也许是小时候经常搬家的缘故,我的很多儿时记忆都很清晰,因为很多事件和物件都有着对应的场地,无意中想起或看见都能很快想起来是什么时候的事。但也因为经常搬家,很多旧物都消失不见了,这盒磁带就是其一。直到几年前和朋友去香港信和中心淘玩具淘碟,冥冥之中竟然翻到这熟悉的封面,让我瞬间激动不已,昔日在小平房里听歌的场景涌上心头。其中最念念不忘的一首歌,就叫《小时候》,我心中永远的儿歌 No.1 没有之一。这首由顾嘉辉、郑国江先生创作于 45 年前的歌,很认真地给所有小朋友写出了关于勇气,关于求知,关于独立思考的歌词。而正是一首首像这样从小影响我的音乐,让今天的我有信心跟所有人说,自己总算是成为了一个还不错的人。 爱动脑筋,活泼天真 凡事好发问,踢波跑步打千秋 不知天高地厚 怀旧其实究竟是什么?有人说世界每天都有新变化,拥抱未来不好吗;有人又说是啊世界一天一个样,但怀旧是永恒的;也有人说怀旧只是一场不愿意醒来的梦而已。我们也许不应在梦境中过多停留,但梦醒之后发现不管世界变成什么样,自己还能坐在音乐前,拿出最老的磁带聊着最新款的磁带播放器,转头一看桌上放着的正是自己刚设计好的新磁带,又何尝不是一种「年少时射出的子弹正中眉心」。 希望热爱音乐的小朋友,都能成为还不错的人。 附:节目中出现的歌曲 根据出现顺序排列 DJ Mr.TAPE - Live Performance in 1991 Hazel Shang 竹子 - My Heart Skips a Beat (live at Nugchella 2022) lost memory machine - soaked Power Milk - 遇见你(爱心录音带 ver.) 小紫荆儿童合唱团 - 小时候 幽默饼 - 不可推翻的偶然 Kim Gordon - Bye Bye

磁带,可不只有三十年前的老歌

タイトル
少数派播客 SSPAI Podcast
Copyright
リリース日

flash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