婷婷唱古文-马说-唐-韩愈

リリース日:


马说演唱:婷婷姐姐作词:〔唐〕韩愈作曲:孙建编曲:孙建伴唱:沈国辉/袁熠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但是伯乐不常有。所以即使有名贵的马,也只能辱没在仆役的手中,跟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不以千里马著称。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完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而像普通的马一样来喂养它。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能力,但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和美德不能表现在外面。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做不到,怎么能够要求它(日行)千里呢?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鞭打它,喂养它却不能竭尽它的才能,听千里马嘶鸣,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拿着鞭子面对它,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大概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1.选自《韩昌黎文集校注》卷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这是作者《杂说》四篇中的第四篇。题目是后人加的。韩愈(768一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州)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2.伯乐:本名孙阳,字伯乐,春秋时秦国人,擅长相马。3.祗:只,仅。4.奴隶人:奴仆。5.骈死:(和普通马)一同死。骈,本义为两马并驾,引申为并列。6.槽枥:马槽。7.不以千里称:不以千里马而著称,指人们并不知道。8.一食:吃一次。9.或:有时。10.石: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11.食:同“饲”,喂。下文“而食”“食之”中的“食”读音和意思与此相同。12.外见:表现在外面。见,同“现”。13.且:犹,尚且。14.策之:用马鞭赶它。策,马鞭,这里是动词,用马鞭驱赶。15.不以其道:指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16.食之不能尽其材:喂它,却不能让它竭尽才能。材,才能、才干。17.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它鸣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18.临:面对。19.其真无马邪: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其,表示加强诘问语气。《马说》写于唐贞元十一年(795年)至十六年(800年)之间。当时韩愈刚刚踏上仕途,并不得志。他曾经三次上书宰相请求提拔任用,但结果是“待命”40余日,而“志不得通”,“足三及门,而阍人辞焉”,意思是说曾经三次登门拜访,都被看门人拒绝了。尽管如此,韩愈仍然声明自己“有忧天下之心”,不会遁迹山林。于是依附在宣武节度使董晋、武宁节度使张建封幕下,但最终也没有被采纳。后来又相继依附在一些其他节度使幕下,再加上朝中奸佞当权,政治黑暗,才能之士不受重视,郁郁不得志。于是,韩愈有感而发,写下了这篇《马说》。《马说》是唐代文学家韩愈创作的一篇借物寓意的杂文,属于论说文体,原为《韩愈文选》中《杂说》第四篇,《马说》这个标题是后人加上的。这篇文章以马为喻,谈的是人才问题,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不重视人才、埋没人才的强烈谴责和愤慨。全文用了借物喻人的方式,把伯乐比喻为知人善任的贤君,把千里马比喻为未被发现的真正人才,阐述了封建社会中人才被埋没的原因,对统治者不识人才和摧残人才的社会现象进行了抨击。作者希望统治者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使他们能充分发挥才能。文章的中心思想是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情感和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愤懑和控诉。“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是这篇文章中的千古名句,说明了“伯乐”(识人者)对于发现人才的重要性,后世广为传诵和应用。婷婷姐姐说: 唐代大文学家韩愈在这篇《马说》里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优秀的人才需要有一个”伯乐“来发现他,才能发挥更多的才能,做出更大的贡献。我们每个人都期待,在自己的人生中能有一个伯乐来发现自己,给自己带来好的机遇和运气。其实呢,伯乐固然重要,但对于我们来说,首先通过努力学习知识和各种有用的技能,让自己成为一个真正的人才更加重要。只有自己有真才实学,有对社会有用的技能和本领,才有可能被”伯乐“发现、重用。所以,从现在开始,珍惜时间,努力学习知识和技能吧,相信只要你自己强大和丰富起来,有一天肯定会遇到那个欣赏你的”伯乐“!

婷婷唱古文-马说-唐-韩愈

タイトル
婷婷唱古文-马说-唐-韩愈
Copyright
リリース日

flashback